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发达的古代农业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5 题号:13315682
春秋以前,采取井田制和“千耦其耘”“十千维耦”的奴隶集体耕作方式。进入春秋后,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生产开始成为可能。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农民的辛勤劳作B.生产工具的革新
C.各诸侯国的变法D.土地经营权转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春秋战国时,“天子举以大牢,祀以会;诸侯举以特牛,祀以太牢;卿举以少牢,祀以特牛;大夫举以特牲,祀以少牢;士食鱼炙,祀以特牲;庶人食菜,祀以鱼。”而在乐府诗《羽林郎》中,民女胡姬却可以“春日独当垆”,奴仆冯子都可以食用“金盘脍鲤鱼”。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汉代无为而治的理念B.汉代等级观念的淡化
C.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D.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
2020-03-17更新 | 12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54年,东北考古工作队在辽宁辽阳三道壕一带,发现了西汉村落遗址,清理出土、石、砖、瓮墓葬103座,共出土文物2815件。其中有农业生产工具铁铧、铁鑺、铁铲、铁锄、铁镰、插刀等一整套农具148件。据此可以推知西汉时期
A.东北冶铁技术全国领先B.农业生产水平提升
C.铁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农业生产体系完备
2020-02-02更新 | 26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据《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
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②“秋七月……初税田”
③“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④“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A.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2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