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 民间手工业 > 民营手工业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13333397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经济结构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江南民间丝织业最兴盛时,南京、苏州和杭州的织机为5-5.5万张,盛泽等市镇和乡村约为1.5万张,再加上镇江、嘉兴和湖州,以及乌镇等市镇,总共为8万张,而官营织机大约为3500张。

——范金民、金文《江南丝绸史研究》

材料二   费尔南.布罗代尔曾说:“作为主导世界的帝国,英国开启了广阔的原材料资源和欧洲以外的新的市场。用卡尔·马克思的话说,‘资本主义生产纪元的黎明’与大英帝国的加强同时发生。帝国从冒险中获得的资本一棉花、烟草、奴隶一为岛国跳跃式的冲向工业发展的新边疆提供了必要的资本保障。”

材料三   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明代江南丝织业出现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经济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殖民扩张为英国工业革命所创造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出现的变化,分析造成变化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王家范说: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分布态势,极像哑铃,两头粗壮,中间细长。

材料二   明代晚期的民窑青花瓷,即嘉靖、隆庆、万历、天启、崇祯几朝,从这一时期装饰题材上来看,几乎每一类题材都有其极为精彩的代表作品。这一时期便是中国明代民窑青花瓷发展最为全面的时期,题材从反映民间市井生活、农人劳作的情景到文人墨客、神仙题材都有,非常丰富。在嘉靖至万历年间,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作为出口最多的产品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中国是世界的陶瓷之都,而外贸的发展则使民窑青花瓷也吸收了许多西洋的文化,创作的作品中既有生活中的鲜活,又有中国传统画的水墨韵味,将两者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产生出更为动人的艺术形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种基本形态”分别指什么?分析形成“哑铃状”分布态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民窑青花瓷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2021-04-12更新 | 3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窑仅6座。

材料二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官窑”“民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2018-01-05更新 | 34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与早期工业生产形式不同,使用新机器的工厂制度要求合理组织劳动过程。工厂需要新的劳动分工,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每个工人负责单一工序……在工厂,经理还可以制定严格的劳动纪律以及进行严密的监督。……工厂制度导致了有产者阶层的产生,产业工人只有靠出卖劳动力获得微薄的薪金,依靠他们的雇主生活。……钟表、机器和车间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产业工人一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14小时……无论是机器还是工序都没有考虑安全因素。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主编《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厂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022-07-15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