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13354075
抗战期间,卢作孚等民族企业家利用川江航线运送了大批军队及作战物资到前线,并将武汉地区的大批工业装备和人员转移到四川;民族资本家范旭东在大后方创办化工企业,支援抗战。这表明
A.民众支持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B.抗战实现了工业布局的均衡化
C.民族资本家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D.民族工业获得了政府大力支持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美国商品涌进了中国的各大城市和众多中小城市,甚至在农村集市上也可见到美国货。上海的永安、新新、先施等大公司,美货占其全部货物的80%。1946年,在天津市场上美货所占比重是59.16%。这种状况
A.激化了列强在中国的竞争
B.直接导致中国的货币贬值
C.使中国民族工业陷入了困境
D.强化了中美战时同盟关系
2019-05-18更新 | 37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38年10月,滞留在宜昌的大批企业、人员及物资,在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的指挥下,耗时数月,转移物资和人员到四川。此举被誉为“中国实业史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一举措
A.为敌后抗战做好了全面的准备B.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
C.促进了东西部工业的均衡发展D.粉碎了侵华日军“以战养战”企图
2021-04-21更新 | 19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民国三十一年设厂数为1138家(其中民营1077家),民国三十三年只有549家(其中民营533家),民国三十四年,民营设厂数只有68家。……重庆民国三十二年871家工厂中,停产者达270余家,……衡阳有民营机器业90家,已停工者达20家,占22%。上述数据说明( )
A.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遭受严重挫折B.西部和南部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重心
C.实业救国思潮的涌动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D.官僚资本是当时民族经济发展的最大敌人
2016-07-19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