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13373619
中国传统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西方婚礼的主色调是白色。民国以来,人们将这两种颜色中和,出现淡粉色礼服。此外,皇家专用的黄色因温暖明亮而深受女性喜爱,也成为民间婚礼礼服的色调之一。这反映出当时婚俗的突出特点是
A.礼仪文明着装规范B.革故鼎新仿效西方
C.新旧并存中西杂糅D.删繁就简移风易俗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18年夏,上海市议员江确生致函江苏省公署:“妇女现流行一种淫妖之衣服,实为不成体统,不堪寓口者。女衫手臂则露出一尺左右,女裤则吊高至一尺有余,及至暑天,内则穿红洋纱背心,而外罩以有眼纱之纱衫,几至肌肉尽露。”该言论表明
A.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
B.五四运动促进国人思想解放
C.男尊女卑的旧观念逐步消除
D.政府公开反对西方生活方式
2017-08-18更新 | 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士大量进入中国传播洋教,民间随之出现了大量关于洋教和传教士的流言。当时上海等城市所流传关于洋教和传教士的流言远远多于乡村社会,但是乡村社会的教案却远远多于上海等城市。乡村社会教案更加频繁是因为
A.乡村社会出现洋教与传教士
B.当时乡村自治体系根深蒂固
C.城市的洋教传教士比较集中
D.城市的信息传播速度非常慢
2018-03-24更新 | 1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传统中国以礼教立国,服饰不仅仅是民族的外观,还带有深刻的礼的烙印,映衬出特权、等级和道德信念。据民国初年报载,“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这一变化反映
A.西装已代替传统服饰
B.服装款式多样缺乏审美
C.儒家礼教思想的崩溃
D.服饰的礼制限制被淡化
2018-05-25更新 | 1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