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 土地制度的演变 > 封建土地所有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0 题号:13380204
明末,山西全省上好的田地,几乎全为宗室所占;河南土地则“半入藩府”。顾炎武也曾说江南“有田者十一,为人佃作者十九”。材料所述现象说明当时
A.土地集中现象严重B.政府鼓励开荒
C.宗族势力十分弱小D.租佃关系萌生
【知识点】 封建土地所有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表反映了广西地区
A.人地矛盾趋向尖锐
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C.人口土地同步增长
D.民众生活深受战争影响
2017-09-06更新 | 7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皆不得卖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结果导致“农商失业,食货倶废,民人涕泣于市道”,不得已“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上述材料说明王莽
A.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B.得到了无地农民的大力支持
C.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D.最终重新肯定了土地的私有权
2022-03-21更新 | 5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在唐贞观、永徽时期,永业田只有五品以上勋官和“家贫卖供葬”及“狭乡乐迁就宽”的一般百姓方可货卖;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田令》又增补了流移者,包括未经政府批准的流亡人户,也可货卖。这种变化反映出当时
A.土地集中痼疾难返B.自耕农经营占主导
C.流民问题日趋严重D.以均田制限制兼并
2021-05-29更新 | 2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