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监察与谏议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133888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隋朝监察制度的基础之上,唐朝监察机构更加健全。中央最高监察机关为御史台,御史台下设有三院:台院、殿院和察院。台院主要负责管理御史台内部事务,弹劾官员、处理案件;殿院主要负责朝廷供奉仪式,巡察京城内外不法之事,监督国库出纳;察院主要负责监察尚书省所属六部的工作,巡查地方州县。地方设监察御史,负责监察所属州县。此外,唐朝统治者汲取了隋朝的教训,高度重视谏官的作用,广开言路,注意纳谏。唐太宗时颁布《令群臣直言诏》、唐玄宗时《令百官言事诏》,进一步推动了言谏制度的发展。

——摘编自李超《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及其历史借鉴》

材料二   我国的行政监察制度是1986年恢复的。19932月,我国监察机关有所改革,监察部和中央纪委合署办公。20161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浙江、山西三个省市开展了建立监察委员会的改革试点,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权的专责机关。《宪法》第八十九条   明确了我国的监察机关由国务院领导,界定了监察机关行政监察地位;现行的《行政监察法》自2010101日起施行,规定了我国监察机关的设置、地位、职责、权限、监察程序、责任等内容,是我国监察制度的基本法。我国对公权力进行监督的主要形式除了行政监察监督外,还有党的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

——摘编自邱晓宁《论我国监察制度的完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监察制度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现今监察制度的特点,并分析监察制度调整的原因。
【知识点】 监察与谏议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负责审查“二千石不奉诏,遵旧典,倍公问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等官员的不法行为。

——据《汉书》整理

材料二   行省是蒙元帝国留给后世的重要遗产。在世祖前期和中期,多数行省是以中书省宰执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形式出现的。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结束,临时处理军政事务的行省陡然减少,而半固定化的行省不断扩充和发展,并且在世祖末成宗初逐步过渡到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据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整理


(1)材料一中“□□”处应填的官职名称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官职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该官职的职能在东汉末年所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行省在元代的双重属性。结合所学,简要评价行省制创建的积极意义。
2020-03-12更新 | 12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巡视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历代也特别重视巡视制度的建设,唐代制定的“六察法”,内容详细具体,成为历代开展巡视工作遵循的原则;宋辽金时期制定了《御史台仪制》《御史弹奏格》等;明代制定《出巡相见礼仪》《巡历事例》等制度,从巡视内容、巡视程序、巡视官台仪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巡视立法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历代巡视官员的品级一般较低,但巡视时代表皇帝和中央政府,所以权力很大。如汉代巡察郡国的刺史只是俸禄为六百石的小官,却能监察二千石的地方长官;明代巡按御史的品级只有七品,但三品以上的布政使、按察使也对之十分敬畏。官员巡视地方时,主要有明察和暗访两种方式,但具体巡察方法非常灵活多样,注重发现问题,讲求实效。历代也特别重视巡视官员的选任。唐代时规定巡视官员要有刚正疾恶的品质,要有真才实学,要有实践经验,并规定五品以上的巡察御史由皇帝亲自选任;明朝时还对巡视官员的最低和最高年龄作了规定;清代特别规定,对于受过处罚的人员,出现降级、革职等情况者,一律不能选为巡查官,要求日益严苛。

——摘编自余少祥《中国古代巡视制度考略》


(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巡视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巡视制度的作用和启示。
2017-07-17更新 | 3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明清监察制度】

材料一   明朝将前代的御史台改为都察院,是专门负责维持国家机关及官吏纲纪的部门,都察院的主要工作人员是各种御史。御史按地区和业务分工,负责全国各方面的监察工作,御史的职权级别虽然比较低,但是权力很大,所监察的范围也比较广泛。除了都察院系统的各种御史外,六科给事中,也是掌管监察工作的,十三道御史与六科给事中,被合称为科道之官

——摘编自夏燮《明通鉴》

材料二   清朝虽然分设御史、给事中之官,但统归都察院领导,这样台省合一。都察院内实职的都御史、副都御史均称左都御史或左副都御史,凡称右的,均给各省总督、巡抚的兼衔,御史从13道改为15道。清代的御史、给事中的言论、活动大多不如明朝中叶以后活跃。

——摘编自《昭代曲则》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明清御史的不同,指出出现这些不同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明清监察体系。
2021-07-07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