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表现和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9 题号:1342564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謇意识到,棉纺织业关系人民生活,制铁事业关系国家生存,发展棉、铁两业,“可以操经济界之全权”,于是他大力倡导并践行“棉铁主义”。1895年,张謇依靠南通手工棉纺织业较为发达的基础,选址唐家闸创办了大生纱厂。白手起家的张謇创造性地使用股份制方法筹募社会资本。开工一年后,大生纱厂就获得2.6万两白银的净利润。此后,大生的规模不断扩大,先后建成四个纱厂,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纺织企业。张謇还投资或参股设立了榨油厂、肥皂厂、冶铁厂、造纸厂、印刷厂等,构建了以棉纺织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条,并进一步发展了运输、仓储、电力、通讯、食品、金融、地产等产业,不仅将南通建成“中国近代第一城”,也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程。

——摘编自张麒《重温清末实业家张謇“棉铁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践行“棉铁主义”的特点并分析推动当时棉纺织工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英国是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工业革命的发生与英国棉纺织业的兴起密切相关。十七世纪之前,印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手工棉纺织业的生产国和出口国。英国传统的纺织业是羊毛制品,这种羊毛纺织业建立在“羊吃人”的圈地运动的基础上,而圈地运动导致农民失去土地,变成城市无产阶级。由于昂贵的毛纺织业无法与物美价廉的棉纺织业竞争,十八世纪英国开始引进欧洲大陆的棉纺织业,并经历一系列技术革新,极大地提升了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效率。如1733年曼彻斯特出现机械飞梭、1738年研制出滚轮式纺纱机、1765年珍妮纺纱机问世、1769年出现了水力纺纱机、1779年发明了“骡机”,再加上同时期瓦特的蒸汽机也最先应用到纺织工厂,从而使得英国最早实现了从手工纺织到机器纺织的工业革命。与此同时,英国通过对印度的殖民,一方面摧毁了印度的传统手工棉纺织业,另一方面又把印度变成棉花原料生产地。这些不仅使得英国在十八、十九世纪成为世界纺织业生产中心,而且推动英国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期。

——张慧瑜《<棉花>的故事 :中国崛起的另一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十八、十九世纪成为世界纺织业生产中心的原因,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欧洲,富裕企业家、零售商人、手工艺人和旅店老板等人被称为“中产阶级",在当时宇典里的定义是“缺乏宫廷教养,不特别有礼貌”。18世纪中叶,大量自由职业者出现,如律师、医生等。19世纪,西欧的中产阶级大约占总人口的15%到25%。……最上层是一小群银行家族、工业巨头、最富有的批发商人以及顶级政府高级官和大使;其次是律师和公证人,以及靠商业、出租地产等的家族;最底层的是商店店主,葡萄酒商、职位较低的官员、教师、手工艺人等。19世纪上半叶,由西欧大部分地区土地所有权依旧是选举权的基础,因此中产阶级拥有的土地比重飞速上升,政治影响力越来越大。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中产阶迅速扩大,中下层的增长尤为迅速。女性在商场职员、速记员、秘书、服务员等职位中的数量急剧增加,护士也成为一个体而的职业。

——摘编自约翰·梅里受【美】《欧洲现代史》

材料二   最初,买办多是供应宫廷品的采买商人。1842年后,买办逐渐变为依附于洋商的中外贸易中介人。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这些人不仅在经济上活跃,而且在政治上也很活跃,是苏南“借师助剿”抵抗太平天国的始作俑者。但买办中另一部分人,如郑观应、徐润、虞洽御等人,他们又投资或主办独立的近代工商业,同包括外国资本在内的企业争利于市。

开埠之后,商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从京广杂货店到华洋杂货店,经营五金、洋布、棉纱等。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90年代之间,中国先后出现过300余家新式的工北企业,其主办人或投资人主要是官僚、买办、商人、地主。有人统计,在1872年到1913年之间,近代企业的创办人中地主占5%商人占18.3,买办占24.8%,而且投资于近代企业的地主,大都有某种官僚身份,很多是二、三流的洋务派或洋务派的幕僚,绝少是土地主。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洲中产阶级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前期中国社会阶层的发展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2020-02-11更新 | 4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从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近代化进程步履维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1894年、1895~1913年两个时期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

材料二   中国近代进出口贸易指数变化表


(1)材料一中三种不同性质的企业是怎样形成的?从第一时期三种资本所占的比重看说明了什么?
(2)从材料一看,第二时期中国境内工业与第一时期相比较,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3)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进出口贸易呈现出怎样的趋势?形成这种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19-04-19更新 | 4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观察下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图中ABCD反映了近代以来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基本发展脉络。



材料二   他(见上图)善于利用状元身份为自己的企业谋求专利,经营得法……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除纱厂外,他还建立了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企业。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学校、图书馆、博物苑、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文化教育机构,有些在国内还是首创的,如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材料三   1935—193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从1935年的237亿元增加到1936年的258亿元,年增长8.86%。其中工商业产值增加21.3%,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中A点标志着什么?影响C点的最为有利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他创办的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原因。他有很多首创之举,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3)材料三中1935~193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进步历史意义?
2019-05-29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