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三大改造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13444722
1953-1956年的乡村治理成效显著:1957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52年增长了约1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952年的461亿元增加到1957年的537亿元。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
A.农业合作改造B.重点发展农业
C.全面土地改革D.农村改革开放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图为建国初期某地发行的一张股票。作为史料,该股票可以直接用于研究
A.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
2017-11-10更新 | 8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在土改基础上我国农村呈现出汪洋大海似的小农经济……因而,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要求来看,土地改革远非最终解决了土地问题……认为应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趁热打铁地引导农民走互相合作的道路。下列关于我国进行农业合作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土地改革推动农村的生产规模扩大
C.小农经济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需求D.土地改革使农村建立起土地公有制
2022-06-30更新 | 62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国现代化历程》一书中指出从1949年到1956年的7年间,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经历了从资本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又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苏式经典社会主义的两次重大转变。第二次转变的实质是
A.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B.国家政体的变化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生产关系的变革
2019-12-12更新 | 7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