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13452825
1928年1月,斯大林提出,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地建立在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个体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农业局部集体化是完全不够的。据此推知,斯大林
A.对苏联工业化道路表示了质疑B.用行政手段解决农村问题
C.强调新经济政策背离了工业化D.开始实施农业集体化运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斯大林在苏联工业……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这样评论的依据是苏联
A.取消了余粮收集制B.要求农业减耕减产
C.积极推广种植玉米D.牺牲农业发展工业
2020-08-01更新 | 2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合作社已成长为联合了数百万农户的强大机体,要通过合作社把小农经济引上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流通过程,同时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通过生产本身的改组和联合,把个体的分散的生产单位改造成以新的技术(电气化等)为基础的大规模的公有化经济。由此可见当时苏联
A.新经济政策推行效果显著
B.扩大集体经济的自主权
C.管理经济的手段单一
D.对农村生产关系现状不满
2019-03-29更新 | 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列各项历史叙述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历史叙述结论
A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一人”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
B“日不落帝国”在一定意义上是英国的工业家、企业主开创的,而不是殖民军队和海军将领们通过征服缔造的。揭示英国经济实力远在军事实力之上的事实
C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的1894年,土布生产中使用洋纱的比重达到23.4%,到1894年至1913年的20年中,其比重已经高达73%(包括国内生产的机纱)。中国的家庭纺织业可有效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
D要搞大农业,首先要把富农小的庄园消灭掉,发展集体农庄;要搞大农业的关键问题就是要把富农作为一个阶级来消灭。用强制手段、行政命令,在农村调整阶级关系,实现农业集体化

A.AB.BC.CD.D
2019-01-30更新 | 4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