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7 题号:13463292
1932年,苏联畅销小说《新垦地》所塑造的贫农舒卡尔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但听说牲畜要归公,便偷偷宰了小牛。随着农庄日益巩固,他也有了新的想法,认为“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我不但能走着去,简直还能跑着去”。该故事情节
A.如实地再现了历史事实B.有助于增强群众对集体经济的认同
C.揭露了苏联体制的弊端D.折射出当时苏联农业发展成就显著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1918—1937年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发展状况表》(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这表明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运动
项目1918年1929年1930年1934年1937年
集体农庄数(单位:千个)1.657.085.9233.3243
参加集体农庄的户数(单位:百万户)0.021.06.015.718.5
集体化的比重:占农户总数的百分比0.13.923.671.493.0
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不计14.933.687.499.1

①加强了对农业的管理;                    ②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摆脱了粮食供应困难;                    ④基本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2015-01-19更新 | 3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通过分析表中关于集体农庄的不同记述,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官方公布的材料最为可信
B.折中相反观点可得出真相
C.回忆录年代久远没有价值
D.留意叙述背后的主观目的
2018-05-10更新 | 8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33年,苏联规定农庄的首要义务是每年向国家交售规定数量的农产品,其中粮食的交售额占到产量的32%—43%,而国家给付的价格却低于成本,这就是苏联的“义务交售制”。这一制度
A.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B.完全否定了市场的作用
C.是社会主义改造的核心措施
D.适应了生产力发展需要
2019-09-12更新 | 5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