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13472925
1953年,重庆全民所有制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达103个,其中由中央各部投资72个,由地方工业投资31个。“一五”期间,仅国家在重庆安排的基建项目投资,累计就达8.269亿元,其中工业项目投资5.46亿元,占总投资额的66%以上;重工业投资4.91亿元,占工业总投资额的89.9%。这表明当时重庆
A.经济建设符合国家战略B.自力更生优化产业结构
C.带动了西部地区工业化D.推动了工业布局合理化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世纪50年代,国家一方面通过农业互助合作,解决土地改革后部分农户生产资料不足、劳力、资金短缺的困难,促进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又实施“进口替代”政策,通过出口部分农产品换回发展重工业所需的生产资料。以上做法
A.改变了农业落后面貌
B.促进了工农业平衡发展
C.适应了当时国家战略需求
D.打破了西方对中国经济封锁
2019-05-17更新 | 57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针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认识,毛泽东在1953年阐述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目前而言,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照顾农民是小仁政,还有更重要的大仁政。基于此认识,当时中国
A.实行城乡自由流动政策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重点围绕恢复国民经济
D.发展民主与法制
2019-05-21更新 | 15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对华援助的56个项目,大部分是重工业绝大多数是中国新兴部门的企业,其中国防工业占相当大比重。这些项目的引进
A.根源于苏联发展模式影响
B.服务于实现三大改造
C.有助于弥补经济发展短板
D.奠定了经济发展格局
2019-09-26更新 | 1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