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国共政权的对峙 > 土地革命 > 土地革命的内容和影响及根据地建设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51 题号:13537154
《中华苏维埃选举细则》规定:乡苏维埃代表,工人每13人选代表1人,其他居民则为每50人选代表1人。全国苏维埃代表,城市居民每1500人选代表1人,农村居民每6000人选代表1人。这一规定主要为了(  )
A.保证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B.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体现工农民主政权的性质D.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部分土地政策
时间文件或会议土地政策
1927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土地问题党纲草案》—切私有土地归劳动平民所公有
1928年底《井冈山土地法》没收—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
1929年《兴国县土地法》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1930年中国共产党六届三中全会不禁止农民买卖土地

A.源于民族矛盾的激化B.旨在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
C.打击农民的生产热情D.纠正土地政策的右倾错误
2022-01-24更新 | 33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20世纪30年代初,针对鄂豫皖根据地极其艰难困苦的财政经济和金融环境,中共中央指示:“中央的意见,你们应当创造财政经济委员会,来计划苏维埃一般财政经济建设的发展,与实行财政经济政策。”“苏维埃政府的财政经济来源完全建立在‘打豪儿’上面的,这是应当转变的。”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A.废止土地革命政策B.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
C.“左”倾错误的扩展D.重视革命根据地建设
2021-05-05更新 | 25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1931年10月汀赣苏区统计,全苏区县委一级的干部共146人,其中产业工人3人,手工业工人28人,苦力工人3人,店员工人3人,雇农10人,贫农64人,中农10人,兵士2人,知识分子20人,富农1人,商人2人。这说明当时苏区(     )
A.政治具有广泛的民主性B.农村地主阶级已经消失
C.土地革命开展较为顺利D.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2021-01-16更新 | 4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