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7 题号:1358309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1年,陈望道出生于浙江,自幼聪明好学,后考入浙江省立金华中学,毕业后留学日本。1917年底,陈望道开始仔细研读由日本译介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译著。19196月,陈望道归国,被浙江第一师范学校聘为语文教员。在一师期间,他和学生一起积极提倡新文化、新道德,反对旧思想旧观念。1920年初陈望道来到上海,参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出版的《共产党》月刊的创刊工作。当时,陈独秀、李大钊筹划将《共产党宣言》尽快译成中文,而精通外语、汉语功底深厚、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陈望道成为最佳人选。随后,陈望道携带《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和日文版秘密回乡,经过数月的仔细研究,克服众多难关,于19204月完成《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工作。至19265月,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已相继印刷出版17版。

——摘编自吴燕《陈望道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贡献》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进行合理解读。(要求:解读充分,逻辑清晰。)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走出秦制有人认为,中国历史说穿了就是一头一尾的“走入秦制”和“走出秦制”的巨变。请你以“挑战与应战”为主题,叙述1840年至20世纪初年中华民族“走出秦制”的这一历程。
2019-08-23更新 | 106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挽救民族危机的问题。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化主要是由民族危机引发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解决这个危机的过程,也就是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方向、内容、和特点,也都是由这个危机和解决这个危机的要求所决定的;中国近代深重的民族危机也决定了近代文化思潮的迅速变迁。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围绕“中国近代文化思潮”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3-21更新 | 67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任何一个人也无法摆脱“既定社会历史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当某一思想形态处于鼎盛巅峰期,某些人或可成为某一思想形态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发扬光大者;当某一思想形态开始走向没落走向衰退时,某些人或可成为某一思想形态的修正者、改良者乃至激烈的批判者。特别是在社会发生剧烈变动、民族处于兴衰存亡的关键时刻,某些人对传统思想形态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就显得尤为强烈。

——摘编自王杰《明清之际:思想的冲突、批判与创新来源》


依据材料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晰)
2019-07-11更新 | 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