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探索与失误 > 国民经济的调整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6 题号:13660506
1952—1965年轻重工业产值结构变动情况(单位:%),如图的数据反映了
A.工业建设方针和政策始终保持理性
B.“大跃进”运动推动了工业高速发展
C.国民经济调整关注人民生活的改善
D.“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20-21高二下·黑龙江齐齐哈尔·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1】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起源
2019-01-30更新 | 211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54年,邓小平作《财政工作的六条方针》报告,主要内容:预算归口管理;支出包干使用;自留预备费,结余留用不上缴。1961年,邓小平主持制定《工业七十条》,试图通过责任制和按劳分配原则来着手企业整顿。邓小平的举措
A.蕴含了市场经济的倾向B.启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C.促进了社会经济持续发展D.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021-02-07更新 | 12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为1957—1960年中国经济状况示意图,据此可以推知
A.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经形成
B.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C.三大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D.经济建设方针需要有所调整
2019-05-02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