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巩固 > 1787年宪法 > 1787年宪法的背景、内容和原则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7 题号:13731965
中共在十八后发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声音,振聋发聩、使人警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原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等须灭私循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材料二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板行为时,可次弹动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布鲁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兴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相互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


(1)据材料,指出唐太宗实行的是何种政治制度,它对君主权力有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让“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临时约法》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目的何在?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是如何既加强中央权力,同时又避免专制独裁的?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举行24次,解决城邦的一切重大事件……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中都有选举权,每个公民都有可能被选为“议事会”的成员,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

——摘编自顾准《顾准文集》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从1976年到2013年,美国联邦政府共发生关门事件18次,最短的一天,最长的21天。201310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及其民主党同僚控制的参议院与共和党议员占多数的众议院在医改问题上的分歧难以弥合。参议院多次否决众议院通过的限制奥巴马医改方案的预算案,致使政府预算“难产”而关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联邦政府关门的原因。
2021-10-12更新 | 3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综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此在秦、汉完成之。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此自西汉中叶以下,迄于东汉完成之。由士族门第而变为科举竞选,三也,此在隋、唐两代完成之。全国政事付之官吏,而官吏之选拔与任用,此二者,皆有客观之法规,为公开的准绳。有皇帝王室代表,所不能摇,宰相政府首领,所不能动者。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什么是现代国家?近代以来,人们根据源于西方的各种观念,或将建立单一民族国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联邦制、地方自治制度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普选制议会制、两党制多党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这些理解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基本上都是从政体即政治运行方式来认识现代国家的。

——摘自(英)克里斯·皮尔森《论现代国家》

材料三   我们看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对此需要做具体分析。如果没有这样的体制,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则无从谈起。中国的君主集权制度曾经对包括皇帝在内的统治者形成过一定的制约,更加重要的是,这种体制有利于维护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宁。其中的科举选官制度扩展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为中小地主和平民开辟了入仕途径,形成了由下层社会到上层社会的政治通道,特别是科举制度将教育制度与选官制度结合为一个整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上层官员队伍的知识水平,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古代有法制,缺少法治。君主把法制作为治民治吏的一种手段,自己则凌驾于法制之上。正因为如此,同一个制度体系,在不同的君主手里,可以有不同的效果;一治一乱,有天壤之别,反映出人治的弊端。

——摘编自张岂之《从民族复兴的高度看中华文化前景》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演进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成为“现代国家”的历程。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的影响”谈谈自己的看法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2019-10-17更新 | 7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国民,为建设更完美之合众国,……并谋今后国民永久乐享自由之幸福起见,爰制定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如下:
第一条第一项: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第二项: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第三项:合众国参议院由各州州议会选出参议员二人组成之。……
第二条第一项: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
第三条第一项: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约法特别规定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发布命令必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
材料三
美国宪法不仅确立了一系列宪政原则,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一种妥协精神,达成了各阶层共享政权的约定。宪法不仅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而且在实施中也变成了一种妥协的机制。这种在确定原则框架内反复发生的妥协,构成了美国宪政的突出特点,也使它能够适应复杂多样、变化不定的社会形势。正因为如此,美国宪法具有了恒久的魅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两部宪法的主要相同点。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两部宪法制定的直接原因有何不同?在政体上有何差异?   
(3)除上述不同之外,从材料一、二中你还可找出什么不同点?中国《临时约法》是以美国1787年宪法为模本而制订的,为何还会存在这些不同点?
(4)两部宪法的命运怎样?材料三认为美国宪法最突出的魅力是什么?
2010-05-06更新 | 4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