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新经济政策 >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43 题号:13775814
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说明我们错了。为了做好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准备,需要经过过渡阶段。革命发展的客观过程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列宁的论述意在说明
A.发展商品经济的重要性B.苏俄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C.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完成使命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苏维埃政府在1926年的有关决议中提出“彻底肃清资产阶级(耐普曼、富农、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劳动群众的政治影响的残余”,在1927年提出了在工商业领域对私人资本“采取更坚决地从经济上加以排挤的政策”。据此推断当时(     )
A.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扩大B.私人资本膨胀成为资本主义
C.工农业生产发展很缓慢D.新经济政策的结束不可避免
2023-02-13更新 | 2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1921年7月,苏俄政府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到1924年,国家共租出6488个企业,它们多是磨粉厂、碾米厂、榨油厂等。这做法
A.反映了新经济政策的局限性B.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延续
C.有利于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D.刺激了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
2021-05-10更新 | 3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瓦列金·别列什科夫(俄)在论著中写道:“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由劳动时,农民用一季收成便让全国人吃饱饭。手工业者和服务业的人们也期待着顺利发展生产。重要的一点是,过去的苦难还没有摧毁人们的心理。大多数人们渴望着能够带来快乐富足的劳动。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挣到钱,食品和商品的丰富显示了好好劳动的意义。”这些状况的出现是由于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战时共产主义”的执行
C.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D.赫鲁晓夫改革的推行
2019-02-14更新 | 4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