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 越南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9 题号:1381488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12月,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和美国总统奥巴马报在新年会晤的消息向世界公布。意味着对抗五十多年的美国、古巴关系开始解冻。回顾五十多年觉,古巴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之初,实行资源和企业国有化政策,引起美国垄断资本家密谋颠覆卡斯特罗改权。为加强对美国的威源,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虽然英国和苏联老从这次危机中更尖锐地看到了核时代超级大国对抗中国有的风险和核沉诈政策的局限……此后美苏不再动辄以被武器来彼此炫耀和对抗,而且开始就桩武器控制达咸了某些协议。

——摘编自20141221日央视断闲报透、《古巴导弹危机及其影响》

材料二 苏联在关键时刻可以不顾古巴的利益和尊严,不仅使古巴不满,削弱了苏联在古巴人心目中的分量,而且促使人们在如何对待苏联的支持方面,更加明确地得出自己的言论,更坚定是自己道路的意志。

——《英苏冷战争霸史》

材料三 美国的盟国担心,超级大国可能把世界拖入一场核浩……而另一方面,当它们遭到攻击时,美国又可能不愿冒自身核毁灭的风险来保护它们。戴高乐指出:古巴事件使人们再次看到,由于核僵持,美国的保护伞不可靠了,欧洲必须靠自己。法国必须有独立的核力量

——《古巴导弹危祝及其影响》


(1)根损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及其给美苏关系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简析古巴导弹危机给战后国际关系带来的变化。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猪湾事件或称吉隆滩之战。19591月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国长期扶植的巴蒂斯塔政府,建立新的革命政权。从那之后,美国一直企图颠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新政权。1961417日,在中央情报局的协助下逃亡美国的古巴人在古巴西南海岸猪湾(猪猡湾、科奇诺斯湾)向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政府发动了入侵。

三天后入侵军被消灭,1000多人被俘,约90人阵亡。被俘的人受公开审判。一些人在1963年通过与美国交换紧急需要的药品、食品和农业机械返回美国。

对于被俘虏的流亡分子,古巴政府取消了他们的公民身份,并以此为人质向美国政府索取了6,200万比索的药品与婴儿食品。这也是美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支付战争赔款。

吉隆滩之战发生的第二天,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写信给美国总统肯尼迪,认为这场在古巴发生的小规模战争”将在全世界引发连锁反应。他紧急呼吁肯尼迪停止对古巴的侵略,并声称,苏联准备向古巴提供反击侵略所需要的一切帮助。肯尼迪总统不得不在美国大众面前公开承认猪湾事件是一件绝不能再发生的错误,然后声称对该事件负全责。这起事件让美国政府大为难堪,成为世界媒体嘲讽的对象。

——摘编自《回顾美国古巴关系恶化历史“猪湾事件”导火索》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猪湾事件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猪湾事件的影响。
2021-04-19更新 | 14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24日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就有25封这些信件中,两人虽然相互指责对方的行为,但是都明确表达了避免因这场危机陷入核大战、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愿望。另外还有其他秘密渠道…通过这些信件及其他秘密渠道,两国逐渐达成了谅解…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期间,冷战一直在缓慢而痛苦地解冻。但到20世纪80年代,冷战却突然而出乎意料地结束了。原因既简单又富有戏剧性。发动冷战需要两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两方是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惊讶的世界目击了苏联从我们的世界地图上消失,为独联体所取代

——综合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美国詹姆斯·麦迪逊大学副教授杨毅与同事回顾并分析发现,美国五份主流报纸在1992年到2006年之间的15年时间里,一共刊载了376篇报道“中国威胁”的文章,其中95篇来自《纽约时报》、78篇来自《华盛顿邮报》、72篇来自《洛杉矶时报)、66篇来自《华尔街日报》、65篇来自《芝加哥先驱报》。这些报道中所勾绘的“中国威胁”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军事与战争威胁、经济与贸易威胁、政治与意识形态威胁。

——摘编自吴飞《流动的中国国家形象:“中国威胁论”的缘起与演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简述肯尼迪与赫鲁晓夫通过信件和秘密渠道进行沟通的背景,指出两国沟通的结果以及原因。
(2)结合两则材料和所学,指出“冷战突然而出乎意料结束”的基本原因以及美国制造“中国威胁论”的实质。
2020-06-08更新 | 8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二战后,世界格局由两极对峙、新兴力量崛起到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并出现多极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摘编自王帆《关于冷战起源的八种解释》

材料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这段时间里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十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材料三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四十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可见,苏联在二战中崛起后没有延续反法西斯同盟的惯性进入既有的世界体系,而是另组一个针对西方的“社会主义阵营”。

——摘编自《“冷战”的起源与终结》

材料四海湾战争加强了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北约东扩和俄罗斯的削弱使俄无力同美国争夺欧洲和世界。科索沃战争……为北约干涉成员国以外的事务开了先例。……美国在同日本的经济竞争中重新占据国际竞争力第一的位置,成为新经济的领头羊。美国的智库估计,在2015年以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对美国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

——摘编自刘山《世界格局变化的启示》

(1)据材料一,归纳美国传统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冷战兴起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

(3)材料三认为美苏冷战“四十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请以亚洲地区为中心举两例加以说明。据材料四,概括冷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2018-03-07更新 | 1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