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监察与谏议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8 题号:13824623
古代一官职旧号“卧虎”,是汉至魏晋监督都城和周边地区的监察官,始置于汉武帝征和四年,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对付威胁中央集权的地方势力。此官职是
A.刺史B.司隶校尉C.“中朝”D.“中正”
【知识点】 监察与谏议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在汉代,中央监察形成了御史府、丞相司直、司隶校尉三足鼎立的局势;在地方行政监察系统中,又形成刺史一督邮一监乡五部的州、郡、县级监察单位。由此可见,这一监察机制
A.完善了汉代的行政监察制度B.实现了权力的相互制衡
C.确保了官吏的清正廉明D.使中央对地方形成有效控制
2022-01-07更新 | 13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唐太宗亲手拟定的《司门式》规定:“其有无门籍人有急奏者,皆令监门司与仗家引奏,不得关碍。”让警卫护送上访者面见皇帝。唐代名臣颜真卿评价这一举措,“所以平治天下,正用此道”。“此道”是指
A.主动听诉的制度设计B.谏议监察制度日趋完善
C.开放包容的社会气象D.提出“君舟民水”的思想
2021-01-25更新 | 16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宋制监察官员上任后百日内未能履行纠举弹劾之责,即被视为失职。新任侍御史王平任职即将满百日而未有弹劾,同僚很是奇怪,有的称其有待而发一旦弹劾必是大事。不久王平有疏上奏,则是弹劾御膳中有头发。王平因此被称为弹发御史。“弹发御史”的出现说明宋代
A.监察制度实际效能高B.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C.对监察官的管理严格D.理学成为治国思想
2020-11-16更新 | 3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