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发达的古代农业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 水利、灌溉、施肥、育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90 题号:13845079
以下是汉武帝时期的水利工程分布图(局部)。据此可知,当时
A.关中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关中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C.灌溉农业普遍得到发展D.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据日本专家研究,春秋时期吴国人称稻为“粘”,而日本称稻为“伊乃”,韩国称为“那拉克”,越南称为“乃普”,都有“n”的音,这些词语应当同源。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A.南方的稻作文化得到广泛传播B.华夏观念得到了周边国家认同
C.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进步明显D.对外文化交流的规模不断扩大
2022-04-20更新 | 17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世界遗产委员会指出,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存留,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可见都江堰能够成功入选是因为
A.修建时间最早,保存最完好B.现在仍然能发挥其防洪灌溉作用
C.它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D.无坝引水,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
2016-12-12更新 | 86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下图为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兴修的重要的水利工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秦国的都江堰、郑国渠、魏国的西门渠和楚国的芍陂。这些水利工程的兴修
A.缘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推动了各地联系的加强
C.促使经济重心日益南移D.影响了各国的兼并战争
2021-03-19更新 | 4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