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 “重农抑商” > 重农抑商政策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13855145
《商君书》:“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材料反映了当时出现的
A.闭关锁国政策B.重农抑商思想C.工商皆本理念D.抑制兼并措施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雍正皇帝曾说:“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小民舍轻利而逐 重利,故逐末易而务本难。苟遽然绳之以法,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势所难行。惟在平日 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下 列对材料中的经济政策解读有误的是
A.最早提出者是商鞅
B.以立法形式分离农商关系
C.具有端正民风的目的
D.利于自然经济稳定性的巩固
2018-04-03更新 | 7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春秋时期,“坐列贩卖”的商贾开始编入市籍并缴纳租税;秦朝将市籍与普通户籍相分离,对有市籍者及其亲属“勿予田宇”、甚至发遣戍边。这一变化说明
A.户籍制度源远流长
B.抑商政策始于春秋
C.工商食官制度形成
D.商人社会地位下降
2019-03-07更新 | 30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学者认为“从整体上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A.“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B.“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C.“商贾捐资,建设会馆,便往还而通贸易”D.“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2021-11-02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