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汉字、书画和戏曲艺术 > 中国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61 题号:13885017
公元643年,唐太宗下诏日:“自古皇王,褒崇勋德,既勒铭于钟鼎,又图形于丹青。是以甘露良佐,麟阁著其美;建武功臣,云台纪其迹”。唐代大臣和书画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画者,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据此可知,唐代
A.注重钟鼎图文的传承B.恢复了儒家思想独尊局面
C.重视绘画的教化功用D.崇尚开拓创新的文化氛围
【知识点】 中国画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宋代山水画文人意味更为浓郁,大批经由科举制进入仕途的世俗地主士大夫,在尽享荣华富贵之际,又竭力追求一种高雅、精致的精神生活。山水画便成为文人在尘世喧哗中寄托性灵、情感之所在。下列不属于宋代山水画兴盛的原因是
A.科举入仕的普及化B.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C.士大夫地位的提高D.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
2021-01-27更新 | 16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唐代张彦远在其美术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中,将品评绘画的标准分为五等,即“自然”、“神”、“妙”、“精”、“谨细”,认为“自然者,为上品之上”、“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这反映出张彦远的绘画理论(        
A.强调以山水画为精髓B.与文人画的思想一致
C.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D.重视绘画的教化功能
2017-04-15更新 | 2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肌理粗糙的山石,若隐若现的山泉、瀑布、寺庙、骡匹和行人等细节都极其精微:而南宋马远的《晓雪山行》,占画面大部分的山坡、石块和树木都是逸笔简洁,呈现出与前者截然不同的灵气,这种变化体现出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B.商品经济发展后市民阶层文化需求
C.“心性为主,外物为从”的精神取向D.时代变迁背景下画风世俗化的倾向
2020-02-20更新 | 3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