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 维护和平的尝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7 题号:138850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与近代欧洲的历次战争不同,一战的规模、血腥程度及造成的损失,都远远超乎了当时人们的想象,同时一战也带来了世界格局的结构性转变和欧洲人危机意识。1923101日,奥地利人卡莱基出版了《泛欧》一书,标志着“泛欧”联盟的成立和“泛欧”运动的开始。他呼吁人们支持“泛欧”思想,鼓励人们参加“泛欧”联盟。19244月,出版了“泛欧”联盟机关刊物《泛欧》,主要宣传“泛欧”联合思想,报道“泛欧”运动的发展,同时关注欧洲的重大现实问题。“泛欧”联盟总部设立在维也纳皇宫区,最高领导机构是主席团,由主席、名誉主席和财务主管组成,主席不准兼任民族国家内部政府和政党的职务,以彰显“泛欧”组织既超越于民族国家政治之上,也超然于党派纷争之外。截至1928年,“泛欧”联盟在欧洲拥有约60008000名成员……国际联盟组织和不少欧洲国家都派出了正式代表参加“泛欧”大会。在“泛欧”运动的影响下,一些欧洲的政治家开始尝试通过“欧洲”的视角来审视问题,酝酿“欧洲”的框架来解决自身安全和发展等问题。

——摘编自李维《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泛欧”运动的兴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泛欧”运动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泛欧”运动的影响。
【知识点】 维护和平的尝试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1925年前后,法、德两国的关系有了改善,这主要是因为两国外交部长相互和解的态度。他们断定各自国家的安全可以通过直接谈判和达成协议来加强,结果产生了称为《洛迦诺公约》的一系列协定。法国外长白里安发表了有关“洛迦诺精神”的动人演说:“洛迦诺精神”禁止了战争,用“调解、仲裁与和平”代替了战争。1928827日,《非战公约》被签订,它很快就得到60多个国家的签署。虽然公约只依靠世界舆论这种道义上的压力,但仅如此多的国家签署公约这一事实便足以促成国际紧张局势的进一步缓和。

材料二   在欧洲历史的长河中,共同市场的根源可追溯到很久以前。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创伤使人们对基于完全主权国家的国际秩序产生怀疑时,20世纪20年代后期,法国和德国的外交部长考虑了建立欧洲合众国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其对人力物力资源的空前破坏再次使人们充分注意到有必要找到某种方法来摆脱国际混乱局面。195059日,问题有了突破性进展,当时,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以煤钢联营作为发展欧洲一体化的小规模试验厂。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署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2021-04-13更新 | 19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大战后的欧洲安全保障问题,是巴黎和会未能完全解决的另一个问题。1925年10月,英、法、德、意、比、捷、波七国代表在洛迦诺举行会议,讨论欧洲安全保障问题。

材料一:第一条:缔约各方应个别地或集体地保证按照以下条款德规定,德国和比利时间、德国和法国间的边界领土维持现状,按照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条约„„关于非武装地区的规定得到遵守。第二条:德国和比利时,同样德国和法国相互约定,双方彼此不得攻击和侵犯,并且在任何情况下彼此不得诉诸战争。

——德国、比利时、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相互保证条约(1925年10月)

材料二:洛迦诺会议后,欧洲一片欢腾。施特莱斯曼(时任德国总理)说,它将成为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里程碑”。白里安(时任法国外交部长)一回到巴黎就兴高采烈地宣称:“和平终于来了,我国的安全比任何时候都有保障了”。他们二人为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洛迦诺公约》签订的原因,并请结合材料一概括其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史实批驳材料二的观点并请客观评价《洛迦诺公约》。

2016-05-20更新 | 11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9年与1913年相比,列强的军费显著增加。增加的幅度分别为法国30%,英国42%,意大利44%,日本142%,美国197%。各国人民对无止境的军备竞赛深感不安,强烈要求裁减军备以防止出现新的战乱。

1926年,裁军筹备委员会在日内瓦先后举行了6次会议。英美两国念念不忘要裁减法国的陆军,因为强大的陆军力量使法国很有可能称霸欧洲大陆。而法国却主张限制各国建造大型舰只,以削弱英美的海上霸权。德国则要求战胜国裁军,继而以“军备平等”为口号要求重整军备。会议陷入无休止的争吵之中。苏联提出了一个全面彻底的裁军方案,即各国解散全部陆海空军,销毁各种类型的武器及屠杀工具,拆除兵工厂等措施,但遭到其它国家的一致否定。

1932年,世界裁军大会在日内瓦正式开幕。但是,会上除了给予德国以重新武装的权力外,没有实现什么“裁军”。1934年,由于日本和德国已经相继退出,世界裁军会议陷入瘫痪和瓦解的境地。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各国积极参与裁军会议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世界裁军会议最终陷入瘫痪和瓦解?对世界局势造成了什么影响?
2020-08-10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