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 内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4 题号:13917257
明朝内阁能够“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阁臣就职权和地位而言也位居六部之上。这说明内阁
A.能够左右皇帝的决策B.已参与处理国家机务
C.成为国家正式的机构D.能够直接统领六部
【知识点】 内阁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史载明代内阁“掌献体可否,率陈规海,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
①协助皇帝处理国政②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
③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B.①③④C.①③D.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68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古代政治制度较早地就开始了完备化、成熟化的过程。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A.诸侯争霸,胜者为王
B.尊王攘夷,号令诸侯
C.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D.大国诸侯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2.祭祀祖先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民间风俗。江西乐安流坑村是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聚族而居的封建宗族组织,保存了较为完整的祠堂祭祀习俗和历史文化遗迹。追根溯源,上述现象与下列哪种制度中有密切关系
A.井田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
3.借鉴历史,总结历史,再根据现实情况,创造历史,这就是善读史书的毛泽东。毛泽东善读史书,对嬴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话正确的理解是
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
C.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
4.君臣关系的好坏,应当说是一个政权的政治是否正常和能否稳定的标尺。有学者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坐而论道”,从宋太祖以后“站而论道”,到了明代只能“跪奏笔录”,这种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D.丞相被废,六部地位极低
5.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一到图三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2018-11-13更新 | 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④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0-09-27更新 | 1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