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19 题号:13935709
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中,西化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互相论战,但都游离于时代主题,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之道避重就轻,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实践性、革命性、人民性品格,为“中国向何处去”提供了有力的“第三种思路”,一下子就抓住了一代先进青年的心。材料最能说明
A.新文化运动中的论战没有意义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时代选择
C.文化保守主义的价值需要重估D.西化自由主义回避了时代热点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1918年,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的发展,这里指的是()
A.改变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
B.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
C.开始宣传十月革命
D.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
2017-12-17更新 | 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1919年,李大钊对唐山工人生活和劳动的恶劣处境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缺乏工人组织的现状。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一批进步学生关于工人、工厂的社会调查,在20世纪20年代初蓬勃开展。这一现象
A.促进了工人阶级革命意识的觉醒B.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
C.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D.忽视了农民阶级的革命力量
2021-12-23更新 | 3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李大钊在一篇文章中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社会主义的理论,可大别为三部:一为历史论,也称社会组织进化论;二为经济论,也称资本主义的经济论;三为政策论,也称社会主义运动论”。这篇文章是
A.《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B.《庶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018-11-05更新 | 6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