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 世界市场的拓展 > 早期殖民扩张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1401386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宗教在欧洲近代早期的社会发展中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许多变革都离不开宗教因素的推动,海外殖民扩张尤其体现了这一点。英格兰是一个宗教思想根深蒂固的民族,在其殖民扩张中,宗教因素是主要精神动力之一,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学者并没有重视这一点。他们过多地强调经济和政治上的因素,把英国的殖民扩张完全看成是利

——《近代早期英国殖民扩张的宗教动因研究)

材料二   有些传教士到各地传教或深入没人去过的地方探险实际上是为殖民化当先行官。他们对各地自然环境、资源、人文历史、民族风情的了解,或有意或无意地为大英帝国的扩张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情报,在这种意义上说传教士是“特务”也无不妥之处。同时传教士让当地的百姓接受基督教或天主教也可以让殖民地人民接受西方的文化理念,从而易于统治。从这种意义上说,传教士又是“精神麻醉师”。

——《大英帝国功过:血腥殖民、扩张资本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说明殖民扩张的“宗教因素”。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分析说明“传教士”的影响。
【知识点】 早期殖民扩张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海权的历史乃是关于国家之间的竞争、相互间的敌意以及那种频繁的在战争过程中达到顶峰的暴力的一种叙述。海上商业对于国家的财富及其实力的深远影响,早在这些千真万确的原则昭然于天下之前,就已被洞察秋毫……因此海上力量的历史,蕴含着一个濒临于海洋或者借助于海洋的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秘密和依据。
——马汉《海权论》
材料二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做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的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前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材料三 世界的不平衡:富国和穷国——1970年(表中数字表示占世界总数的百分比)
国家和地区
人口
国民总产值
粮食
识字的人(占本国人口比例)
发达国家(新西兰、日本、西欧、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
18.0
45.0Z。X。X。K]
35.0
96.0
东欧和苏联
11.5
30.0
23.0
90.0
拉丁美洲
6
8.0
6.5
67.0
非洲
8.5
3.5
2.5
19.0
近东
3
7.5
14.0
36.0
远东(不包括中国)
31.0
3.5
13.0
40.0
中国
22.0
2.5
___
50.0


请回答:
(1)   请你以16世纪前后西欧的史实说明材料一的观点。
(2)   19世纪中期推动英、法等欧洲国家大规模全球殖民扩张的动力是什么?该时期英、法等国的殖民扩张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非拉国家落后于“富国”的原因。
2012-02-07更新 | 62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郑和七下西洋,张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将 300 领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手中夺取。”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二       1990年后,推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力量促进了全球化。新的通信媒体已经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并推动全球文化的融合。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90以来世界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0-05-20更新 | 8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57年葡萄牙人租借中国澳门并和中国建立正常贸易关系;1571年又在日本长崎获得了另一个基地,此后贸易便达到鼎盛时期。16世纪80年代,澳门进入了黄金时代,人口由五百多人增长至两万多人,迅速发展成海港城市。葡萄牙人以澳门为中心安排在远东的贸易活动,每年五月至六月,他们乘坐由中日贸易舰队司令指挥的大帆船,顺着夏季风从印度果阿起航,将装着胡椒、苏木、象牙、檀香等印度货物,以及原产美洲的白银运到澳门,把货物与白银换成中国的生丝、丝织品、黄金以及铅、水银、糖、麝香、茯苓、棉布等商品,到第二年初夏,乘着季风东航进入日本长崎、把丝、棉布等中国商品以高昂的价格迅速脱手,然后装上日本白银及少量其他货物,返回澳门。他们在澳门用日本的白银大批购买中国的生丝、丝织品、瓷器、黄金及其他货物,到第三年秋天,乘着季风返回印度果阿。

材料二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指1565~1815年西班牙殖民地墨西哥与菲律宾之间的垄断贸易。在葡萄牙人独占对日贸易利润的刺激下,西班牙人也致力发展对中国的贸易。1566年,“圣赫罗尼莫号”帆船从(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抵达马尼拉,开辟了往返于亚洲与美洲的远程贸易航线。马尼拉大帆船将近两年往返于阿卡普尔科与马尼拉一次,中国的生丝、丝绸、瓷器等特产,遍销西班牙本土及殖民地,深受欢迎。

18世纪,垄断性的大帆船贸易走向衰落,1815年西班牙国王废除此项贸易。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葡萄牙东方贸易航线的特点,并分析16世纪澳门成为东方贸易中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中国的影响及其走向衰落的原因。
2020-10-01更新 | 9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