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监察与谏议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39 题号:14038346
元朝中央设置御史台。御史台又在地方上建立了两个行台机构,即监临东南诸省的江南诸道行御史台和西南地区的陕西诸道行御史台。北部和中原地区不另置行台。在路以上设置肃政廉访司,定期检查各种案件账目,监督纠劾各级官吏。这可以用来说明元代
A.地方官员职权削弱B.御史台行政权力的加强
C.监察体系系统严密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
【知识点】 监察与谏议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汉代形成了以“督邮”为主的地方行政组织内部监察制度。督邮由太守直接领导,可监督太守以下的官员,也可监督刺史…这样一来就与刺史制度形成相互监察的椅角之势。这表明汉代地方
A.官僚主义势力的急剧膨胀B.以小督大、以卑临尊的制度设置
C.监察机关的反向制约特征D.监察官拥有监察权而没有处置权
2022-03-24更新 | 42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东汉光武帝时百官朝会一般接席而坐,唯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与尚书令三官独坐一席,以示皇帝优宠,当时京师称之为“三独坐”。光武帝设置“三独坐”的主要目的在于
A.体现对人才的重视
B.确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实现对皇权的制约
D.保证监察官的权威性
2019-04-07更新 | 19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宋代在州县之上设置分权独立的路级行政机构,在其下设立漕、宪、仓、帅四司,建立起诸司并立、互不统属的运行机制,同时也设立通判加强对州县政府的监管,规范地方官员的选任。这些做法
A.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B.客观上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C.促使君主权力更加集中D.破坏了地方的制衡机制
2021-03-16更新 | 2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