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 伟大的历史转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1 题号:1410554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前5世纪时期,希罗多德所见的世界)

图二(亨利库斯·马尔泰卢斯1490年根据葡萄牙航海家消息绘制的世界地图)

材料二   当世界走进中国时,曾因地理条件所限,长期独立于世界而存在的中国,做出了激烈抵抗,历经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才得以恢复并确保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改革开放,让中国从拒绝世界,转为主动向世界开放。古老国度在不断适应国际化冲击的过程中,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巨大进步,并因此思路越来越清晰,心态越来越平和。

——顾骏《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


(1)对比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指出欧洲人对世界范围(陆地)认知的主要变化,并写出图二中“葡萄牙航海家”的名字。结合所学概括由此开始的“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带来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指出中国政府做出“主动向世界开放”决策的标志性事件。结合所学,试从经济角度概括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走向世界的具体表现。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信息提炼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各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1)指出图1、2、3分别反映的我国政治制度的名称。指出与图1相关的重要历史信息,并从新中国政治建设方面说明其意义。

材料二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零配件、原材料、运输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免征进口税……;第十四条 ……对投资额达五百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或者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第十八条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华侨和港澳同胞,出入境均简化手续,给予方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材料三 经济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不损害主权的条件下,可以采取与内地不同的体制和政策,特区主要是实行市场调节。

——《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

材料四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2)据以上二三四材料概括,经济特区实行了哪些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特区的建立有何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3)仿照表格其他部分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2021-01-27更新 | 5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要变革资产阶级所有制,变革产生资本主义的根源的小私有制。现在这种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就表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1956927日)

材料二   1945年到1970年间,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观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国国内的政治形态。新政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们包括联邦政府权力和重要性的急剧上升,工会组织作为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力量的崛起,开始考虑对少数民族尤其是美国黑人的权益。美国政治中的新政传统在民主党当政时期-1948年杜鲁门和1960年约翰·肯尼迪、1964年约翰逊时期得到加强。即使是在1952年和1956年共和党总统艾森豪威尔当政时期,也没有改变新政的基本方针。艾森豪威尔说:“如果哪个政党试图废除社会保险,取消劳工法案,那你们就不可能在我们的政治历史上再听到这个党派的声音。”

——摘编自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世界历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年代,中美两国各发生了哪些变化?两国的变化有何共同点?
(2)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调整。概述两国的调整措施,并分析其调整的原因。
2023-07-08更新 | 6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它又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获得了平等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抗战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材料二   1979年,邓小平首次把四个现代化表述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编自牛先锋《从四个维度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

(1)说明材料一中“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的理由。
(2)阐释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4-05-02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