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监察与谏议
【知识点】 监察与谏议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汉书·宣帝纪》中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顾炎武也曾说过“今日贪取之风,所以胶固于人心而不可去者,以俸给之薄而无以赡其家也。”“禄重而吏多勉而为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突出体现对君主专制的猛烈批判
B.提出解决吏治问题的根本途径
C.正确揭示了吏治问题的社会根源
D.已经认识到整顿吏治的重要性
2017-09-17更新 | 12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表所示是唐朝中期对御史工作流程的两项规定,这两项规定在中晚唐大多数时期得到严格执行。由此可知,中晚唐时期
规定具体内容
进状御史在弹勃官员的需要将弹劾状交由中书门下审核,不再直接呈给皇帝
关白御史在弹劾之前需要将弹劾案件先告知御史台长官,得到其同意

A.官僚体系运行更加成熟B.监察机构地位得到提升
C.中枢权力实现有效制衡D.君主专制程度有所弱化
2021-11-04更新 | 7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3】《朱子语类》云:“唐事,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2019-01-30更新 | 2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