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7 题号:1414290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
第8课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摘编自岳麓书社《历史必修二——经济文明历程》


上表为岳麓书社高中历史教材《历史必修二——经济文明历程》第二单元与第三单元目录,从中选取相互关联的两课,重新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明确列出选取的两课标题,写明论题,联系符合逻辑,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41月,《女子世界》在上海创办,它是妇女报刊的典型代表。其编者认为女子是国民之母,“欲普救中国,必先普救我女子”。下表是《女子世界》中部分文章的节选。

作者文章名称内容摘要
蒋维乔《论中国女学不兴之害》“女学不兴,则会戕其肢体,锢其智识,丧其德性”
自立《谏言》“女子要成为‘国民母’,首先得成为‘国民’,‘国民’是国家的一份子,是‘国家的百姓’”
丁祖荫《说女魔》“今日欲再造国民,必先造女子……欲祛病魔,必先强体魄”
张肩任《急救甲辰女子之方法》“练其胆识,练其身体,练其冒险耐苦之精神志气,使人人有军人之资格”
柳亚子《松陵新女儿传奇》“女权一倡,国势自盛,也不怕长蛇封豕的政府、雄狮猛鹫的强邻”
倪寿芝《黎里不缠足会缘起》“人类者兽类之进化也,进化愈早者,足愈大而发达愈强。今我同胞之嗜好,乃反是焉,诚不可思议之怪现象矣”
金天翮《自由结婚》“可笑那旧社会,全凭媒妁同情。……如今是婚姻革命,女权平等,一夫一妻世界最文明”
曾竞雄《女权力强国之元素》“女子者,强国之元素,文明之母,自由之母,国民之母。使弃其权利,而不知天职之当尽,黑暗无学术,并不知权利之谓何”

——摘编自谭红花《丁编〈女子世界〉(19041906)作者群体的女性观》


围绕材料信息,对《女子世界》中塑造的“女子”群体形象加以阐释。
2022-05-24更新 | 98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时期,在礼乐制度的指导下,分餐是主流就餐方式。秦汉时期,传统礼仪道德的影响仍然存在,饮食礼制的约束依然严格,人们依然尊崇一人一案,正襟危坐的就餐方式。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服、胡床、胡坐传入,到隋唐时逐渐普遍化,与之相应的垂足的坐姿成为人们的习惯。这些条件的具备使人们渐渐习惯于围桌面食,从而向合餐迈出了一大步。在唐代,前朝那些严格的礼制约束大大减少,人们热衷于宴饮而且在饮宴活动中心态更加放达自由。显然,围桌面食、共享大餐的合餐方式更加适应这种心理需求。宋代,随着茶楼酒肆、瓦舍勾栏等公共饮食空间出现,加之椅子的完全普及、菜品的极大丰富等原因,合餐制成为了社会的主流。

——整理自李春芳《中国古代就餐方式演变源流及其原因探析》、重庆考古网《解密桌案上的古代中国》

材料二 (在建立民国的革命时代)“西餐”被当时的知识分子和官僚视为一种进步、文明的“身份”象征。而中西方餐饮之间最为明显的差异在于进餐方式是“分餐”还是“共食”。到了30年代,当时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西方的“卫生”知识,一些学人通过书报向民众普及有关知识,民众了解到人的体液与疾病传染之间的关联性,大家开始出现排斥“人我津液交融”的情感倾向,这使得以“共食”为标志的中餐成为所谓开明之士的诟病对象。同时,在清末民初“中国传统的负面整体化”过程中,“共食”所依附的中国饮食也未幸免,一些接受过西方文化熏陶的中国革命激进者对中国的共食制饮食发起猛烈的批评。有些公共卫生学者更是提出“饮食革命论———废止筷碗共食、实行中菜西吃法”。

——整理自林海聪《关于中国近代以来汉族饮食风俗变革考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古代就餐方式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近代对就餐方式的新认识。
2020-07-27更新 | 50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上海竹枝词中的社会流行语汇,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录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学价值。


(1)作俑中日战争警报传,师燴海陆我心煎。沪城富户迁租界,托庇外人作俑先。
(2)强寇领土台湾重海疆,求和卖国李鸿章。丰饶宝藏资强寇,拱手让人事可伤。
(3)黉舍康梁变法清廷诏,兴学育才新政行。敬业龙门两书院,将营黉舍又纷更。
(4)衣衫新式衣衫孰剪裁,这般窄小不应该。倘逢腹内孩儿小,钮扣傲然钮不来。
(5)番菜番菜原推一品香,门前真个好排场。堂倌回说今宵热,上好荷兰先请尝。
(6)轮船进口轮船欲近滩,纷纷接客立河干。码头未靠人先到,真个谋生把命拼。
(7)电报万里音书一线通,风驰电掣类神工。西来文字多禅意,丰似云龙半似虫。
(8)电灯纵横街道直如弦,机水淋尘到处鲜。电炬煤灯高照处,却疑明月朗中天。

——摘编自《上海竹枝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0-11-01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