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太平天国运动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787 题号:142488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洪秀全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宣传自己的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国”。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用三年的时间从事宗教理论建设。这样,洪秀全就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理论表达出来了。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时代赋予太平天国哪些特点?
(2)材料二两幅图反映出什么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看法。
【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天朝田亩制度》明确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规定把田地按好坏搭配,不分男女,16岁以上都可分到一份,15岁以下减半。它还规定,居民25家为一基本单位。地方基层政权建立乡官制度。各家农副业生产所得,除个人消费部分以外,其余都应缴归“国库”。婚丧等额外开支,都由“国库”按定制发给。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材料二   中共八七会议通过《最近农民斗争的决议案》,决定用革命手段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192812月制定的《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分配给农民耕种。19294月制定的《兴国土地法》规定,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及公共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到1931年,逐渐形成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19378月“洛川会议”上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停止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1947年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摘编自臧平《试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政策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的土地政策并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变化。
2021-02-09更新 | 14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革命”一词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材料二   “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爆裂的行动”。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材料三   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家、哲学家乃至政治活动家一般认为,暴力斗争只是“革命”的一种形式,创造性的变化才是“革命”的核心内容。

—郭世佑《晚清政治革命新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用什么制度打破了“部落政治”?汉朝武帝在位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打破贵族政治的局面?

(2)以近代中国为例,分析属于材料二所定义的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材料三,试以近代英、美两国为例,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指出“创造性变化”的具体表现。

2018-04-02更新 | 14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19世纪中期的中国大事记


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节选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十二条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第十九条参议院之职权……议决一切法律案;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五十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请回答:
(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句话的含义。
(2)历史事件的发生具有内在联系。结合材料二图示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
2020-04-01更新 | 1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