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3 题号:14254098
改革开放前建立起来的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新中国的经济独立和国防安全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腾飞和民生改善准备了技术条件。这种评价
A.把握了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B.全面肯定了30年社会主义建设
C.客观上证明改革开放的胜利D.强调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1956年12月,毛泽东约见民建和工商联负责人,同他们谈话时说:“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私营大厂,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可以开投资公司,还本付息。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我国(     
A.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B.试图突破苏联模式
C.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进行调整D.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2023-05-14更新 | 24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新中国"一五"期间从大专毕业生到中专、技校毕业生,再到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和工人都实行统一分配,逐步形成了统包统配和能进不能出的"铁饭碗"的劳动体制。这样的做法旨在
A.适应经济建设需要B.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C.有效缓解就业压力D.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2020-04-26更新 | 3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表是建国初期东中西部城市比重表。城市区域分布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地区1949年1952年1957年
城市个数占城市总个数的
百分比(%)
城市个数占城市总个数的
百分比(%)
城市个数占城市总个数的
百分比(%)
东部6950.46842.57341.5
中部5440.05238.97341.5
西部139.63018.63017.0
全国136100160100176100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城市职能的经济化
C.城市布局的均衡发展D.工业化的区域指向
2022-03-05更新 | 4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