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1 题号:14287603
历史学家评论道:“(斯大林)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但他......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这一变化致使
A.农业集体化中存在急躁冒进情绪B.农业落后影响了工业的发展
C.政府对基本国情的认识日渐清晰D.国民经济建设比例出现失调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27-1940年,苏联粮食收购价格提高了20%,棉花合同订购价提高了2.75倍,而农民购买工业品价格却提高了5.5倍。这表明苏联
A.轻工业发展迅速B.农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C.实行农业集体化D.“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021-07-14更新 | 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苏)基姆主编的《社会主义时期苏联史(1917~1957年)》叙述道:“共产党在农村的政策,保证了为前线需要而动员一切粮食资源的工作……农民欢迎余粮收集制及与此有关的负担,因为苏维埃政权保护他们免受地主和富农欺压……”这一论断
A.以阶级立场掩盖经济利益的差异B.是对农民真实愿望的描述
C.建立在坚实的工农联盟的基础上D.突出了意识形态上的斗争
2016-11-27更新 | 12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斯大林模式造成了工业与农业的比例失调
B.两个五年计划片面的发展工业
C.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
2019-03-28更新 | 2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