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经济体制改革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14314996
粮食安全对我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表中,1984-1998年粮食产量在周期性波动中逐步提高,其合理的解释是
时间全国粮食产量情况
1978—1984年粮食产量持续大幅增长
1984—1998年粮食产量在周期性波动中逐步提高
1998—2003年粮食连年减产
2003年至今历史上少有的粮食连年增产

A.粮食生产受市场和技术的双重影响
B.生产关系调整严重制约生产积极性
C.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D.发展中国家走在现代化农业的前列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21年3月1日起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各地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或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引导和促进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使土地资源得到更高效、合理的利用。该管理办法的实施(       
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性质B.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的推广
C.调动了个体农户的生产积极性D.提升了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
2022-06-24更新 | 10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小岗村考察时感慨:“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对这段感慨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总书记感慨的“事”是指包产到户
②“贴着身家性命”的原因是,这次改革自发探索有风险
③小岗村的改革率先取消人民公社体制
④“中国改革的标志”含义是使改革在农村取得突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7-10-20更新 | 1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最初,我们的许多干部都想不通。我们为什么要放弃集体生产共同富裕的原则而去走发家致富的道路?这不是我们曾经反对的资本主义道路吗?然而,群众却非常热心。”文中“干部想不通”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0-01-11更新 | 2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