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6 题号:1434194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轮船招商局是百年中国民族工商业的一个缩影。

材料一   1873年1月,李鸿章在上海主持成立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洋行买办和洋务企业家徐润、唐廷枢等先后参加招商集股和经营方面的工作,颇有贡献。招商局在中国各大港口、日本、新加坡等处设有分局。1877年,招商局以220万银两购买了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全部旧轮船和其他设备,有轮船25艘,运输能力2.7万吨,颇有盈利。1883年共招股本200万两。1897年招商局以历年盈余转作资本增资为400万两。1909年改为商办,成立董事会,1924年改为股份公司。招商局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先驱,曾组建了中国近代第一支商船队,开办了中国第一家银行、第一家保险公司、第一家电报局、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等,开创了中国近代民族航运业和其它许多近代经济领域,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和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招商局在大陆的财产由人民政府接管,在香港的员工及13艘轮船于在香港宣告起义,回归大陆。成为交通部所属驻港中资国企。1978年交通部外事局长袁庚调任香港招商局,他提出把香港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内地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外资来搞建设,得到中央支持。之后,香港招商局主导了深圳蛇口工业区的开发建设,首先喊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的口号。如今,中国招商局集团已经发展为集交通运输、金融投资、资源开发和房地产业于一体的超大型国有控股企业,管理总资产3.59万亿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轮船招商局企业的特点,分析其创建和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招商局企业建国后发生的新变化。分析其在今天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中,国家干预保障了英国社会经济稳定,人民营养平均水平甚至还有提高,国家干预在英国人头脑中扎了根。1945年,“社会主义”政党工党执政,他们颁布《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服务法》,实行银行、交通、能源等部门的国有化。保守党执政后也奉行相应政策,国有企业、私有企业并存,国家“计划”引导和市场自由竞争结合。但是,60年代下半叶开始,出现日益严重的“英国病”,即一方面发展停滞,另一方面物价飞涨。70年代经济不断下滑,失业增加,罢工浪潮活跃。1979年,保守党撒切尔夫人上台,采取货币主义思想,开始大刀阔斧改革,一是私有化,将许多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二是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抑制通货膨胀;三是削减各种福利开支,减少政府补贴;四是打击工会力量,限制罢工。在经历短暂的低谷后,英国80年代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平均水平,失业率持续下降,保守党连续执政达十八年。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1978到1984年,城市企业改革主要是通过扩权让利,使企业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同市场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1984到1988年国家指令性计划工业产品品种由1123种减至50种。1983年后,私营经济成批出现。1988年,国家以法律形式确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1990年,资产超百万元的私营企业已经达到453万个。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摘编自王玉茹《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经济改革的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经济改革的特点。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经济改革措施的相似之处。

2018-07-03更新 | 7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接下来的20年时间里,党和人民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探索,试图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中的探索过程中,我国政府进行了哪些的成功探索?
(2)根据材料二,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说明新时期我国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其特点是什么?
(3)说明材料三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图表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现象?并根据这些现象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哪些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进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016-11-27更新 | 85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撬动了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摘于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语录

材料二自中外通商以来,彼族动肆横逆,我民日受欺凌,凡有血气孰不欲结发厉戈,求与彼决一战哉?……彼之谋我噬膏血非噬皮毛,攻资财而不攻兵阵,方且以聘盟为阴谋,借和约为刀刃,迨至精华销竭,已成枯腊,则举之如发蒙耳。故兵之并吞,祸人易觉,商之掊克,敝国无形。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而彼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餍欲,孰得而谁何之哉?吾故得以一言断之曰:习兵战,不如习商战。

——郑观应《商战》上,《盛世危言》卷3

材料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美两国对传统市场经济模式的创新以及这两种模式产生的经济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早期维新派的强烈愿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曾两次加入世界市场,简述中国两次加入世界市场的方式。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并分析促成变化的主要原因。

2017-05-09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