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辛亥革命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5 题号:14397481
1912年2月11日,《神州日报》发表了《但闻人语声》的漫画(下图),描绘了有人听见从遥远的紫禁城传出了“逊位”的声音。对此画解读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民众对袁世凯贪恋皇权的厌恶
C.报刊舆论对政局发展起决定作用D.革命党人对结束封建帝制的期盼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有研究认为,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正面回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认为原朝气数已尽,将革命视作“反清复明”和改朝换代的手段;有的人则是将对清廷现代化改革的不满化为对革命的同情。该研究表明
A.清末新政目的与结果背道而驰B.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任重道远
C.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符合民意D.民众对辛亥革命的作用认识有误
2021-09-18更新 | 92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一书中指出,民国初建时“三千年的中国君主政体一变而为民主政体。举国上下对此前未之见的新情势,既不相习,亦不了了,大都以为不过是由满洲皇帝换了汉人总统,与历代王朝的更易无大区别”。材料说明当时的中国(     
A.共和理念普及任重道远B.社会结构尚未发生变化
C.传统尊卑秩序未被破坏D.百姓生活习俗依然如故
2024-04-01更新 | 21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张謇在《追悼孙中山的演说》中指出:“孙中山不畏难,不怕苦,不耻屡仆屡起,集合同志,谋举革命,千回百折,备尝艰辛。……孙中山之革命,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他意在强调孙中山的革命(       
A.反映了不畏艰难的革命精神B.解决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C.体现了革命过程的曲折发展D.完成了中国由改朝到改制的变革
2022-11-20更新 | 3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