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新经济政策 >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35 题号:14445326
下表为1922-1927年苏俄(联)农村经济发展概况。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A.农业集体化的落实程度有所欠缺B.农村生产关系有了一定调整
C.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制度构想D.农村的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尤·布尔金在《三个列宁》中认为,十月革命的列宁在思想和行动上完全以阶级观点为依据。……后来的列宁越来越不像马克思主义者,而是渐进的“改良主义者”。列宁的“改良”是
A.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D.取消实物配给制实行自由贸易
2019-08-10更新 | 4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苏共领导人李可夫在一份报告中,针对当时部分农民富裕后被称为“富农”“农村资本主义分子”的现象,指出这些富裕的农民“是优秀的苏维埃农民”“是我们苏维埃的优秀助手,无论如何不能把他们列为富农”。由此可见,苏联当时正在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D.国家工业化政策
2022-05-27更新 | 8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苏联领导人布哈林曾指出:“如果说我们过去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想法是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以后我们立即消灭市场,从而立即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和立即实行计划经济,那么在这里我们是错了。不是立即,而是通过排挤、战胜和改造等一系列过渡的形式。”这一主张
A.表明党内对革命道路存在分歧
B.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的必要性
C.反对牺牲农业优先发展重工业
D.与新经济政策的理念基本一致
2021-05-22更新 | 3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