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皇帝制度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145310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嬴政统一六国后,自称“始皇帝”(注:古代,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帝”是人们想象中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并规定:“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三公分掌国家政务,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政体》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是怎样强化君权的?
(2)基于“于事稳便”的考虑,唐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始于秦,后代继承又有创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新……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意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则谯让(谴责)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摘编自《皇明大政纪》

材料三   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的手续,又是非常不合理。他的最高命令称上谕,上谕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明发上谕都是比较无关紧要的事……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不按上述程序,而直接由皇帝经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巡抚,旁人谁也不知道……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中西周的“创制”和秦朝的“独制”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归纳作者认为“辅臣”不能“擅国柄”的主要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阁臣”“擅国柄”的前提条件。
(3)据材料三,概括清代皇帝遥控地方的主要方式,并指出使用这种方式时的关键部门。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主要特点。
2019-07-04更新 | 6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洛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大革命”后,秦朝为创立“中央集权制的帝国”进行了怎样的制度设计?

(2)第二次“大革命”的性质是什么?请指出这次革命的法制建设成果。

2017-12-17更新 | 3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等整理

材料三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起来。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八十年代初,政治体制改革也本着“发扬民主,加强法制”的精神迈出新的步伐。

——摘自全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政治制度的特点?结束这一制度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临时约法》体现的主要原则。并指出其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通过何种政治制度实现真正的民主。列举改革开放后体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一件大事。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2017-12-01更新 | 1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