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辽夏金元的统治 >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 元朝的地方管理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14531409
制度的不断创新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元灭南宋后,版图辽阔。为管理这样广袤的疆土,元朝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另外,对漠北、东北、云南、吐蕃等边远地区,也因地制宜地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的举措,并概括科举制推行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建立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结合所学,分别列举元朝对漠北、东北、云南和吐蕃边远地区进行管理的具体措施。
【知识点】 元朝的地方管理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在边境地区设置)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1)据材料一试分析秦朝这一制度的影响。
(2)概括材料二中宋代地方官制的特点。
(3)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
2020-10-14更新 | 8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周朝在全国的局势基本稳定下来后,就把巩固政权,尤其是对广大东方地区的军事占领作为首要任务,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大封诸侯这一举措尤为重要。周王室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新占领的东方,“以藩屏周”。在诸侯国内部,诸侯王再行分封。诸侯对王室有按期纳贡、朝贡、出兵助王征伐等义务,其内政基本独立。周初的分封对各地的开发和文化传播、交融是有促进作用的。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在以武力夺来的广袤土地上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行政管理体系。然而,这套地方行政制度对于专制统治者个人来说也有不利的一面。异姓的地方官吏多数是些见风使舵的势利之徒,他们往往在王朝危难之时为自己着想,不全力去拱卫统治者濒危的社稷。“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西汉各侯国的权力较大,但经汉景帝和汉武帝的努力,诸侯国势力大为削弱。

——摘编自万昌华《论制度的嬗变与实质》

材料三 元朝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出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王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力过重的弊端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摘编自孟广耀《蒙古民族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周初分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到汉初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并说出这两种制度分别给秦汉两朝带来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元代行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性。
2022-11-13更新 | 6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千百年来,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推动了周边各族对中华文明高度的认同感,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始终是萦绕在无数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情结,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价值取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是倡导国家统一的文化意识的成熟期,统一被视为天之经地之义,所以汉初董仲舒鲜明地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秦王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实现了新的统一。秦王朝在国家治理形式上采取中央集权模式,改变旧的世袭分权导致的分治状态,从制度层面强化了国家统一的政治形态和文化意识。

——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王朝“从制度层面强化国家统一的政治形态和文化意识”的表现

材料二:西汉民族关系则主要是采取和抚四夷特别是与强大的匈奴实行“和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边境的安宁。汉高帝将宗室女奉献给单于,又约定每年向匈奴贡献一定数量的丝绸酒米,以求苟安。文帝时匈奴再次南下掳掠,并不断在边境侵扰,汉朝不能抵御,仍维持既定之议。到了汉武帝时期,随着西汉国力的增强,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强有力措施。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大将军卫青率大军北击匈奴。再次收复河南地,移民十万驻朔方。元狩二年(前121年),汉将霍去病率领大军先后越过焉支山(甘肃山丹境)和祁连山,大败匈奴军,斩俘四万余人。

——摘编自蔡美彪等著《中华史纲》及汪高鑫《两汉正史民族史撰述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代中央经略西域的措施

材料三:唐是继秦汉之后我国历史上的一次更大规模的统一时期。唐朝在“就申好睦,静乱息民”治边思想的指导下,推行怀柔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实现了“合同为一家”。针对众多的边疆民族,唐王朝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广置羁縻府和州、县,并以边疆民族的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此外,唐王朝还在边疆广设军镇,军镇兵力多者数万,少者数千,并可随时调派边疆民族军队作为补充。唐王朝对边疆民族采取的和亲政策次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也是历代王朝所无法比拟的,对于因战乱和自然灾害而内徙和入唐求学的少数民族同胞,唐王朝也妥善安置,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周边民族。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边疆政策的特点。

材料四:元朝再度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疆域空前辽阔。在中央,元朝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对边疆地区实行广泛而直接的管理。在地方则广设行省,岭北、辽阳、云南等边疆行省,既负责边疆行政事务,也负责少数民族的管理。“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此外,元朝还建立了“朝令夕至,声闻毕达”的驿站制度,将边疆地区和中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元朝对吐蕃采取了政教合一的政策,并设置宣政院实现对吐蕃的直接管理。为了加强对北疆的管理,元朝在这里部署了大量的军队和移民,在戍守的同时进行屯田。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元朝边疆治理的新发展。
(5)综合上述四项材料,指出古代国家治理边疆和管理地方中所蕴含的政治智慧。
2023-02-02更新 | 1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