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4 题号:14547196
唐文宗想把真源公主、临真公主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却遭到拒绝,对此,唐文宗极为不满,他对宰相说:“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这反映了当时
A.门阀士族专权现象严重B.选官制度以门第为标准
C.婚姻观念世俗化功利化D.门阀士族势力依然强大
【知识点】 科举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隋朝开皇十八年(公年598年)分科考试,当时仅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由五品以上京官和刺史等荐举考生。这说明在隋朝
A.门阀地主垄断官吏选拔B.人才选拔方式较以往有创新
C.科举对官员有等级限制D.分科考试消除了门阀特权
2017-05-15更新 | 6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北朝时,州郡察举士子,试见之日须着绛公服(品级较低的官服),象征他们已经具备入官的资格。唐朝时规定:“应试之士子,不得假以公服”,士子一般都着白色麻布袍衫,及第者故有“白衣公卿”、“一品白衫”的称呼。这反映出唐代
A.纺织技术取得显著进步
B.“只重衣冠不重人”的官场陋习依旧
C.人才选拔制度与观念发生重大变化
D.士子入仕前景更为黯淡
2017-11-17更新 | 21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学者薛明扬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说,“这一制度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学者评价的是
A.察举制B.征辟制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
2016-11-27更新 | 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