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经济体制改革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73 题号:14584213
1980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指出“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该文件
①肯定“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②指导了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开始包产到户
③使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责任制迅速推广④是边远山区实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的开端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1983年英国学者杰克·哥瑞参观了山东烟台桃村,在总结桃村致富的经验时指出,“把原来只为本村服务的面粉加工厂和服装厂,扩建成面向广大市场的厂子。把产品销到远方去。办旅馆、饭店、百货公司,发展面向社会的服务业。”关于桃村致富原因的表述,最合理的解释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动
C.农村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D.山东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政策推动
2022-09-27更新 | 5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从1978年到1985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从2.5亿人下降到1.3亿人,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15.1%。有学者将其称为“人类消除贫困史上的一项奇迹”。其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扩大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实现农村生产关系的彻底变革
2021-05-18更新 | 18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两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两个时期改变组织的方式分别是
A.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8-07-07更新 | 3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