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选官制度(汉-唐) > 隋唐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24 题号:14593908
唐朝科举不避时政,有价值的答卷相当于政治磋商活动中的种种提案。士人因而特别关心国运,比如白居易和元稹便根据时事一起作了数十篇模拟策试,尔后果然在科举考试中被考官选中。这说明唐朝的科举制
A.有利于选拔实用人才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D.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知识点】 隋唐科举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唐书》记载:唐代830多名进士中,士族子弟约589人,小姓约109人,寒素家庭子弟约132人。对以上材料的解读表述合理的是,唐代(     
A.科举制是对九品中正制的继承B.科举制是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的
C.科举制缩小了人才选拔范围D.士族子弟有优厚的家庭文化素养
2022-09-30更新 | 3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在唐代文人中,逐渐形成了一股考前隐居山林读书学习,数年学成后出山应举,应考千载京城干谒行卷,以求取声名的风气。这实质上反映了(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B.科举沦为应试者投机工具
C.文人社会地位渐超武将D.门阀政治退出了政治舞台
2023-08-25更新 | 1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在古代科举考试中,考官与考生往往以师生关系的名义互相勾结、朋比为奸,为此,北宋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管,进士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此举的主要作用是
A.笼络知识分子,加强君主专制
B.扩大选官范围,维护封建统治
C.防止营私舞弊,维护社会公平
D.遏制世家大族,加强中央集权
2018-03-20更新 | 2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