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经济体制改革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8 题号:14609076

材料   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把土地产权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则由集体经济组织按户均分包给农户自主经营,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承包合同履行的监督,公共设施的统一安排、使用和调度,土地调整和分配,从而形成一套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纠正长期存在的管理高度集中和经营方式过分单调的弊端,使农民在集体经济中由单纯的劳动者变成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从而大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较好发挥劳动和土地的潜力;这种土地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上地的集体所有的性质,只是把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分开了。但在当时,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来说,的确取得很大的成就。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百年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15分)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必须要处理好城乡关系,化解由此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4年至1820年间,英国有超过600万英亩的土地被圈占。这意味着严重的混乱和苦难。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英国自耕农被大批大批逐出家园,使得关心社会的个别人极为恐惧,他们直言不讳地起来反对。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令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因此,圈地可看作是英国工业在19世纪居首位的一种先决条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斯大林提出,为了保持工业化发展的高速度,必须通过“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这是“一种类似贡款的东西”,从以后的实践看,农业集体化并没有在发展生产、增加产量上取得成功。而且由于冒进和对农民的粗暴剥夺,使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呈现出绝对下降趋势。但是,农业集体化确实起到了保证为国家提供粮食的作用,因为集体农庄是强制实行低价超额收购政策的强有力的工具。斯大林在征购粮食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采取冒进和粗暴政策,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里也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加速积累、加速重工业化必然加剧同农民的矛盾。从最初动机看,苏联之所以加速推行全盘集体化,与其说是为了农业本身的社会主义改造,不如说是为解决农工矛盾和保障国家工业化而寻找途径。
——肖冬连《加速农业集体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材料三:这是个青山环抱、翠竹掩映的桥头小镇……沿溪一条主要街道两旁,摆着一个紧挨一个的摊位,有七八百个。有谁能想到,从这里,去年有五十亿粒纽扣“走”向全国各地……小小纽扣形成的大市场,像一块强磁体一样吸引着四方来客……它救活了濒临倒闭的工厂和行将停业的商店。桐乡县有个生产金鱼扣的化工厂,由于产品积压曾一度陷入困境。这个厂和桥头纽扣市场挂钩以后,市场负责为其推销产品,“小金鱼”游向了全国各地,工厂迅速有了转机……户办纽扣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目前,桥头镇及邻近乡的家庭纽扣厂年产值一千七百多万元。一业兴,百业旺,纽扣专业市场的兴盛,为其他企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路子。这两年桥头镇新办起服装厂五十多家,旅馆、饮食店近百家,修理、运输、五金、电器等服务行业一百多家,从业人员两三千人。
——王学孝《温州农村发展商品经济见闻》,《人民日报》1985年12月
请回答:
(1)依据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英国、前苏联、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20世纪30年代快速工业化的后果
(3)材料一、二中的英国和苏联与材料三中的中国在处理城乡关系上有何根本性的不同?
(4)英国、前苏联、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国家工业化的的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016-11-18更新 | 55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末,辽宁地区官地、旗地向民地转化,农业资本主义的萌芽,近代农学及农业技术的引进,以及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构成了该地区农业经济近代化的基本内容,代表了该地区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化的总流向。

——摘编自衣保中《清末辽宁地区农业经济的近代化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辽宁曾经是粮食短缺省份,省委、省政府一直十分重视粮食生产工作,立足于通过本省增产解决粮食问题,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模式,优化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逐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粮食生产发生历史性变化,逐渐实现了“自给自足”,如今更是“自给有余”,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摘编自范忠宏《新中国70年辽宁农村发生新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辽宁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辽宁粮食生产的变化并简析其意义。
2021-05-07更新 | 11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夫民之从事死制(注:肯为国家拼死效力)也,以上之设荣名、置赏罚之明也,不用辩说私门而功立矣。故民之喜农而乐战也,见上之尊农战之士,而下辩说技艺之民,而贱游学之人也。

——《商君书·壹言第八》

材料二   既天下义理制度皆从孔子,天下执经释菜(注:以菜蔬设祭,为立学堂或入学之礼)俎豆(注:礼器,引申为祭祀、崇奉)莘莘皆不归往嬴政、杨广,而归往大成之殿、阙里之堂,共尊孔子。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孔子和儒家思想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李大钊

材料三   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来看,不同时期的产权制度都要适应农业生产的实际水平,否则将会导致生产经营方式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最终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李淑妍《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启示》


(1)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体现了材料一的思想?
(2)指出材料二中两人对孔子及儒学的态度,简述你对这两种态度的认识。
(3)运用李淑妍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中农业总产值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点出现的原因。
2021-08-09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