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维新变法思想 > 康梁维新思想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3 题号:14620070
据统计,从1868—1895年,中译日文书共有8种,而从1896—1911年出版的中译日文书激增到958种,其中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类的172种,社会科学类的786种。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等重要的西方社会科学著作被翻译介绍过来。这表明
A.中国实践西方启蒙思想主张B.民族危机加深推动学习西方不断深入
C.日本成为中国主要学习对象D.资产阶级革命思潮主张进行社会变革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1898年,梁启超上书废除八股,督察院和总理衙门拒绝代奏;1900年,大清会试武举科目依旧为“弓刀石”、“马步箭”。这些史实表明当时
A.政府部门懒政惰政B.变法措施操之过急
C.改革进程步履维艰D.新旧思想不可调和
2021-11-20更新 | 32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1896年,上海创刊的《时务报》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杂志。仪用一年时间,其发行量便从3000多份增加到1.2万份。梁启超的《变法通议》最早也是发表在《时务报》上的。可见,《时务报》
A.反映了商战思想的发展B.加快了国民教育的普及
C.助推了维新思想的传播D.导致革命思想最终形成
2021-03-23更新 | 3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表是康有为前三次上书光绪帝的部分内容。这反映出(       
次数主张
第一次1888年面对“强邻通于外,奸民营乱于内”的局面,主张“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挽救危局。”
第二次1895年面对“瓜分豆剖”的严重后果,认为“鼓气、迁都、练兵”三项“都是权宜应敌之谋”,变法才是“立国自强”的根本大计。
第三次1895年5月“及时变法,富国养兵,教士治兵,求人才而慎左右,通下情而求自强,以雪国耻,而保疆国。”

A.发展经济是资产阶级的首要目的B.维新派主张改革实行君主立宪
C.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D.维新人士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
2022-12-26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