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32 题号:146752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据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材料二   魏晋时代,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尤以德才为先,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据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分别指出我国西汉、魏晋、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
(2)这些选官制度的主要选官标准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知识点】 科举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在《国史新论》

(1)材料一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美国政治体制的确立,源于1787年宪法的制定。1787年9月,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制定出来,交给公众审查。

——房龙《美国史事》

(2)材料二美国1787年制宪原则起源于哪一位思想家的观点?根据1787年宪法的规定,美国通过实行哪一制度来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材料三

(3)依据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图3“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运动是怎样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

材料四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4)材料四中的“这里”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做出了哪些决策使中国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2019-08-15更新 | 9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科举制度表现出一种热忱:凡是热爱这片国土的人才,都有可能被选拔上来,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能为你保留着机会。科举制度的直接结果,是选拔出了十万名以上的进士,百万名以上的举人。……就整体而言,却是中国历代官员的基本队伍,其中包含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材料二   用八股文取士,不仅内容限定、格式限定,而且许多连接虚词也是限定的。……八股文的毛病首先不在形式而在内容。这是一种毫无社会责任和激情,不知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的昏庸考试方式。全国士子为了通过这项考试一年又一年地钻研八股文的写法,结果造成大量的废物。

——摘自余秋雨《十万进士》

材料三   徽商以儒商自居,经营致富后常常资助家人读书,据“中国第一状元县”《休宁县志》载:“明代徽州56万人口,书院多达54所。中国总计800多位状元中19位产生休宁。”这些徽州人考取功名后,往往知恩图报,庇护徽商。

——摘自纪录片《徽商》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说明科举制度的作用。根据材料二,说明八股取士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简要谈谈你对科举制度的看法。
(3)依据材料三,在科举制度影响下,徽州人如何认识经商、读书、做官三者之间的关系。
2018-11-04更新 | 4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尚书令左雄上言:“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出则宰民,宣协风教。若其面墙(无真才实学) 则无所施用。

——摘编自[]杜佑《通典》卷十三《选举一》

材料二:科举制大事年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的选官制度以及该制度选官的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选官制度及其制度选官依据与汉代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
2023-03-05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