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 > 宋元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与特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0 题号:14723985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诏令规定:佃农一旦和所属地主的债务关系清偿后,就享有完全的人身迁徙权;如果所属地主无理阻拦,可以援法予以控告,宋孝宗淳熙年间,台州仙居县林通判家客户郑四客,在自己有了一定储蓄之后,甚至可以“出外贩贸纱帛、海物”,这说明当时
A.官府对社会控制有所放松B.社会贫富差距减小
C.政府推行农商并重的政策D.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南宋临安,每当夜幕降临,从清河坊至众安桥大街以及两侧坊巷的所有商店开始活跃起来,十里长街,灯烛辉煌,人流如潮,摩肩擦背,有些饮食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各种流动小贩,无论是夜市集中的地段还是小街里巷,到处都有。“至三更不绝,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这说明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商业经营时间不受限制
C.坊市制度开始打破
D.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2017-05-25更新 | 2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长江下游是唐宋时期主要的粮食盈余区域,但从16世纪以来,该地改种棉花与其他经济作物,粮食大规模短缺,需跨区域进口食补足,据此推断
A.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江南经济发展
B.传统小农经济的模式逐渐走向解体
C.工商业市镇的发展影响粮食作物生产
D.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导致农业减产
2019-07-30更新 | 9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明清时期的江南乡村地区,贸易之所曰“市”,市之至大者曰“镇”。乡村市场有草市、集市、乡市(大市)等多种层级。例如清代以前,昆山大慈,原名“大市”,入清后才逐渐被称为“大慈镇”。据此可知,当时的江南地区
A.市镇是正式的行政建制
B.农工商业全面发展
C.镇是乡村市场的最高层
D.市镇经济实力雄厚
2020-09-08更新 | 2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