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7 题号:14747460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全国许多高等学校被分拆,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或被停止和取消。其主要目的是
A.学习苏联高等教育模式B.加大意识形态控制
C.服务于工业化建设D.建立国民教育体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57年, 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50.战下降为40.3%,第二产业由20.%上升为29.7%。第三产业由28.成上升到30.1%.由此可见,此时
A.经济建设出现冒进倾向B.工业布局得以优化
C.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D.产业结构趋于协调
2020-08-25更新 | 12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漫画题为《快乐的竞赛—加油,追上来了》生动地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该漫画的寓意是
A.大跃进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B.工农业竞赛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的积极性D.人民对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高涨
2021-10-28更新 | 5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历史学家评论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于此有关的影响正确的表述是
A.中国人追求多年的工业化梦想实现了B.工业布局和以前相比较为合理
C.初步确立了计划与市场想结合的经济体制D.使建国初崩溃的经济得以恢复
2017-07-12更新 | 2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