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辽夏金元的统治 >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 元朝的地方管理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1478724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是一种先秦时代没有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乡、亭、里。这是秦始皇最具历史意义的创制,其起因当然与战国时代的列国纷争有关。为了避免再度出现那种状况,秦始皇断然决定废止封建——封邦建国的制度,用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取代封建制度,其历史意义无论如何估价,都不嫌过分,因为这种帝国体制直延续了两千年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每个行省内,各个种族,包括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及南人交参任用,蒙古人和色目人地位高,以形成互相牵制、分权制衡之势…行省权力虽然很大,但对属下官吏的管理只是辅助性的,尤其是任命和迁调大权,都掌握在吏部、中书省和枢密院手中。即便是云南、两广、福建等偏远地区,元廷也会每隔三年派官员,会同行省就地迁调官员……从元代开始,行政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以及经济区域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史错和以北制南的统治格局。

——李治安《元史十八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央集权体制”在秦朝地方行政制度上的体现。概述秦朝中央对地方官吏管理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代行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行省制的积极影响。
【知识点】 元朝的地方管理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有效地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秦始皇开始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到北宋已很健全完备。这个制度,使北宋最后摆脱五代十国纷乱局面,没有成为“第六代”,并出现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稳定局面,使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国中古时期有名的三大发明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这个历史功绩,历来为我国史家所公认。

——鲁尧贤《北宋的兴衰与北宋中央集权》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是如何摆脱五代十国纷乱局面的。

材料二   君主专制确立后,最高统治者希望尽量加强中央集权,而弱化地方权力;但是,……事实上中央集权往往与地方分权主次兴替,相间而存。即便在理想状态下,中央集权也不得不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

——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元朝使“中央集权……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的措施。
(3)综上所述,你认为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演变呈现怎样的特点?
2019-03-22更新 | 7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央官僚机构设置、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均关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元朝的疆域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元朝的疆域从今天的地理情况来看,横向上大致是东部沿海到今天新疆地区,纵向上从南部的沿海地区到北部的鄂霍次克海都在元朝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中。在广阔的边疆地区,分布着众多的边疆民族,为了巩固边防,元朝在边疆治理方面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在地方上,元朝则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岭北、辽阳、云南、湖广,甘肃等行省位于边疆地区,具体负责边疆管理事务。为迅速传递诏命和情报,元朝还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元朝不仅实现了对吐蕃广阔地区的管理,而且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在中央设置了管理吐蕃事务的机构——帝师和宣政院。在西南边疆设置了宣慰司都元帅府等机构进行管理,并大量任用当地土官,因俗而治,史称“土司制度”。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三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祖孙四代的开拓,中国疆域达到内在发展的极致。同时,中国按照自身发展的轨道滑行,国力达到了全盛。……在此条件下,清朝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且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范围内。……这使得前中期的清朝对其疆域的最终奠定,能够从容地从学理上与法理上自我确认。

——于逄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丞相的职能,概括秦制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边疆管理的措施,并结合所学,指出其中蕴含的政治智慧。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清朝“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结合所学,指出清代中期中国的东南疆界及近代中国为捍卫东南疆界主权而做出的努力。
2023-10-08更新 | 8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然而由于封国的权力过大,汉景帝采纳晁错建议着手削藩,结果七个诸侯国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秦朝的郡县制、元朝的行省制,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及其负面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重大举措,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二,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2023-03-21更新 | 1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