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97 题号:14832470
中世纪的欧洲人普遍谴责放贷谋利的行为,认为这在上帝看来是可恶可厌的罪恶”。16世纪中叶,法国法学家查理·杜莫林要求人们承认“温和的、可以接受的高利贷行为”。于是,以借贷取利的活动不再被视为不义,高利贷可以畅通无阻了。这一观念变化
A.反映出社会道德的沦丧B.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C.是新教广泛传播的结果D.是法律偏袒贵族的体现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当葡萄牙接手贸易时,埃及就束手无策。在1660—1798年的238名大商人中,122名即2/5是非埃及的穆斯林。18世纪,埃及商人活动很少超越他们的边境。”这一现象表明(     
A.世界贸易格局改变B.埃及沦为了殖民地
C.宗教是殖民的动力D.穆斯林垄断了商路
2023-12-07更新 | 22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下表为1850—1914年中国国民收入统计表(单位:19364年币值:亿元)据此可知,该时期的中国(     
年份农业工矿交通业服务业国民收入总计
1850181.64181.64
188799.8714.4929.07143.43
1914128.0124.8034.72187.53
A.近代工业发展成就显著B.产业结构未有明显改变
C.民族资本发展停滞不前D.经济发展环境相对稳定
2023-11-26更新 | 12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如图所示为1894—1920年中国国内市场商品平均年增长率。据图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这一时期中国(     

A.贸易逆差局面得到扭转B.外国商品输入日益减少
C.民族工业呈发展的趋势D.商品出口量呈增长趋势
7日内更新 | 1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