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 改革开放进程
【知识点】 改革开放进程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维新变法主要内容简表

变法领域主要内容
政治鼓励大小官员和普通民众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隔
经济中央设立铁路矿物总局、农工商总局,各省设立商务局;鼓励和保护农工商业;提倡私人开办工厂
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军,改用洋操;添置船舰,扩建海军
文教创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废除八股;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习图册》改编

材料二   1978——2017年我国经济发展相关数据

项目19782017
GDP(万亿元)0.3782.7
货物进出口总额(万亿美元)0.024.1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7125974
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63.929.3
农村贫困人口(亿人)7.70.3

——摘编自《经济日报》


(1)依据材料一,分析维新变法的积极意义。结合所学,说明“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爱国思想体现”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78——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谈谈历代变法和改革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关系。
2022-11-18更新 | 5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部跨度长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材料二: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

——《邓小平文选》

材料三: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人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

——《邓小平年谱》

材料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就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邓小平改革的着眼点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的改革有什么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中国改革开放的宗旨是什么?
2022-03-02更新 | 5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狂潮。但是,由于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外国商品并没用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实现了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1865年,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逆差。

——人教版《中国近代史》上册

(1)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通过哪些侵略活动逐步打开中国市场,“实现了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

材料二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4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2)结合茶丝出口变化情况,联系所学,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动。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见下图)

(3)联系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促进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的因素。

2017-10-07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