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经济体制改革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60 题号:14890015
1981年7月,首钢在国务院和北京市的支持下,改变了国家与企业之间分成的办法,开始实行“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包自留,欠收自补”的承包制。此后,首钢得到快速发展,职工福利也有了大幅提高。这说明
A.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B.扩大自主权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C.承包经营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1986年,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由原来的国家一单位制向国家主导、社会与个人共同分担的方向改革。这一变化原因在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B.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22-04-28更新 | 1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上一度兴起砸“三铁”的风潮,所谓“三铁”是指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一时引起国有企业职工思想的动荡。这反映出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了挑战B.国有企业改革正逐步走向市场
C.现代企业制度作我国普遍建立D.公有制主体地位发生重大变化
2017-07-25更新 | 10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1988年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突出问题是通货膨胀明显,物价涨幅过大。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1988年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比1987年上升18.5%。其中农村上升17.1%,城镇上升21.3%,由此可知当时(     
A.改革开放促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B.市场经济的引进带动了中国经济增长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弊端D.改革开放仍然处于新旧体制转换时期
2022-03-12更新 | 4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